第126章 品味相和-《盼回眸》
            
            
            
                
    第(1/3)页
    三月中旬,各地中正铨选的名册,陆陆续续发到吏部。
    哪怕在此之前,张婴私下里早已收到长子和女婿被评议为二品的消息,眼下接到传送到吏部的文书,仍旧又禁不住高兴一番。
    尤其见到儿子的文章,经义辨析,条理分明,让张婴直点头,赞不绝口。
    不由老大慰怀。
    子不类父,他叹了十来年。
    同样,望子成龙,他也盼了十来年。
    七郎到底没有让他失望。
    “……我就说,你不用担心,你偏偏要杞人忧天。”杨太后瞧着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张婴,实在看不过眼,这都乐了有一刻钟。
    好像比那年,他自己通过铨选,还要高兴几分。
    面对杨太后凉凉的语气,张婴浑不在意,“我没想到他能做出这样精彩的文章,果然是我的儿子。”
    满脸的骄傲,似罩了一层太阳的光辉。
    光芒四溢,直晃眼睛。
    这样的张婴,失了往常的沉稳淡定,却让杨太后觉得真实而鲜活,眼角眉稍的飞扬神采,使她看着,就心生欢喜,忍不住永远留住才好。
    只听杨太后说道:“七郎是你儿子,此次,负责清河郡中正铨选的大中正是杜衡,他不可能让七郎落到下品里去的。”
    张婴点点头,这一点,他倒毫不怀疑。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几十年来,早已经形成定规。
    预估到结果是一回事,完全确定下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更何况,儿子还给了他一份意外之喜。果然,要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之前,他对儿子管得太松了。
    张婴想了想,接下来,他是不是该对儿子严格些。
    “不日七郎就要回京,你想把他放在秘书省,还是集书省?”
    杨太后这话问出口,张婴脸上的笑容陡然凝滞,杨太后察觉,不由忙问道:“怎么啦?”
    张婴轻咳嗽两声,掩去几分尴尬,他没忘记,儿子早已和他声明过,不做著作郎和秘书郎,只能依照他的兴趣来,“十三郎学通经史,让他去秘书省,从著作郎做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