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道生-《我的斩仙飞刀》
第(2/3)页
相比起数十年一日的苦练国术功夫,平安更喜欢斩仙飞刀那种倾刻间,摧枯拉朽的无坚不摧。
只可惜,从上次滚石事件后,金色葫芦不听他使唤,不然,这个堪称《封神榜》第一大杀器的飞刀,简直就是人间的飞毛腿导弹。
他平安一定能成为电视上,那种千里之外,取敌人脑袋的仙人。
不过平安还是每天抽那么一会的时间,将石太公教他的国术要诀练习练习。
不是想学得一身本领,卖给党和国家,更不是为了在上课育课时,摧枯拉朽般碾压所有的男同学,然后让体育老师目瞪口呆到惊为天人,一个劲的让他去上体校为国争光,勇夺奥运会金牌。
平安仅仅想让自己的身体,跟得上他异常敏捷的思维感知,做到念头一起,身体四肢立刻做出反应和变化。
因为上一次在废石厂发生的事,在千斤大石滚滚朝他扑来时,平安感知明明捕捉到了巨石落下的痕迹,偏偏身体无法做出相应的躲闪,这种性命攸关的事情平安不希望再一次发生。
所以,练武于平安而言,只不过是一种缎练,和学校教的广播体操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
平安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的心态,却恰恰符合国术武学的精髓。
国术的练,只是手段,达到熟能成巧的境界,养,才是拳术的精华,很多国术大师人到中年,才领悟了这个道理。
平安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中途没事就往山里跑,摘点野果子吃的偷懒,反而让平安功夫在悄然无声中突飞猛进,每次拳势展开,平安清晰感受到自己血液在体内奔腾,有种要从身体内喷出的感觉。
尤其是当他按照石太公说的“气行于闾尾,发于项梗”的呼吸技巧练拳时,那道灵气,竟然被他带动起来。
像一只调皮的鱼儿,在他已经可倒背如流的各个经脉和穴位间窜来窜去,而每当这个时候,平安感觉自己有些不一样了。
可要他说出那种感觉,平安又做不到,只好去书中找道理。
趁着今天是星期天,平忠井又不在家,平安在自家院子里,找了一个光阳充足的地方,躺在他那个已经被平忠井摧残快散架的小摇椅子上,朗声读了起来:
“……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作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仍去……”
读着读着,那种玄妙的感觉浮现心头:
“……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醉入房,以欲竭其精……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清风拂动,院子里那颗柿子树在轻轻摇动,繁茂的枝叶发出“簌簌”的声音,安静令人心宁。
平安,完全沉浸在那种奇妙的感觉中。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道生?
冥冥之中,似有一道灵光一闪的玄妙,悄悄地爬上了平安的心头。
“把握天地造化之机,掌握阴阳变化的规律,吐后天杂气,纳日月草木之精华,达到肉体与精神统一,继而不朽,固道生吗?”
平安望着这段《皇帝内经》岐伯与黄帝的对话,怔怔出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