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第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隋末逐鹿记》


    第(2/3)页

    高畅的敌情司中有许多奇才异士,其中还有几个寻龙点穴,勘探风水的算命师,在战前,这些算命师潜入了清河,绘制了大量的山川地理之图,高畅的这个沙盘就是根据他们的勘测制作而成的,虽然,远远算不上精确,却也勉强能用在作战上了。

    就在半个时辰前,高畅布置在南运河的斥候将最新的消息带了回来,历亭,武城的丢失对高畅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高畅过去经历的某个时空是这个时代的后世,故而,他隐约知晓这个时代发生的一些事件,以及某些青史留名的人物。

    虽然,自从他转生在这个时空之后,历史的走向发生了细微的改变,然而,总体的变化却并不算大,天下大势依然按照它原有的轨迹往下走去。

    在这个时空中,除了极少数的人物之外,高畅并没有把其他的人放在眼里,他相信,凭借自己的阅历,以及超越时代的眼光,无论面对什么敌人都不会落在下风。

    然而,他现在才发现,自己未免太小看天下人了!

    虽然,他在心中不断告诉自己,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不管做什么,都要保存足够的谨慎心,然而,随着不停的胜利,随着一个个既定目标的达成,他的心态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

    如果,不是认为自己在平原的一番做作肯定会瞒过杨善会,进入清河之后,他就不会如此大意了。现在看来,自己不应该急着攻打清河,占据武城之后,应该派兵北上攻打漳南,截断杨善会的归路才是,这样,敌军的踪迹也就无所遁形了,也不至于被杨善会先一步截断自己的退路。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于事无补,当务之急,决定日后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在得知历亭,武城失陷的消息之后,并没有花多少时间,高畅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在心中迅速制定了好几个计划,不过,究竟该怎么做?他还没有决定,要看底下这些大将们有没有特别的建议。

    得知历亭,武城失陷的消息后,高畅派出了一队亲兵在运河的西岸专门收拢溃兵,然后,将他们集中在一地重新收编成队。故而,除了中军大帐中的这几个人之外,整个军中,并没有其他人得知这件事情,因此,军心依然稳定,士气仍旧高涨。

    “据斥候回报,今日辰时,杨善会的主力部队在运河上架起了浮桥,现在,敌军大概已经度过运河了吧?根据逃出来的士兵们的报告,他的主力部队有五千多人,与我们大致相当,不过,随在这支主力部队后面的,还有大量的当地豪强组织的乡兵,人数也有好几千人,这些乡兵虽然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不过,其中也混杂着一部分身经百战的老兵,战斗力不容小视。”

    斥候来回报的时候,徐胜治和高畅在一起,所以知晓大量的情报,现在,他手指着沙盘,正在向管小楼和腾珏介绍他们不知道的情况。

    “按照敌军的行军速度,明日上午能够赶到清河城下,与城内的敌军前后包夹,像一个钳子紧紧地钳住我军。”

    管小楼和腾珏紧皱眉头,死死地盯着沙盘。

    “现在,我军有三个方案可以选择。”

    徐胜治抬头望了高畅一眼,高畅目无表情,微微点了点头,徐胜治低下头,手指着沙盘,继续说道。

    “第一个方案,我们可以连夜拔营,焚烧攻城器械和辎重,只带着少部分粮草,迅速南下,攻打夏津,然后,沿着马颊河东行回师平原。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冒险,能够保存现在这五千人,不过,这样做,就表示这次清河攻略已失败告终了,不仅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倒损失了两千多人,以及大量物资,并且,将军大人战无不胜的形象也有所损伤,士兵们的士气在短时期内得不到恢复。”

    管小楼和腾珏默默地聆听着徐胜治的讲述,依旧皱着眉头沉思,高畅望着沙盘,同样不发一言。

    “第二个方案,大军放弃攻打清河的打算,留下几百人虚张声势,伪装成大军佯做攻城,主力大军连夜开拔,去伏击杨善会的大军。这样做,有两个难处,第一:留守的这几百人一定要伪装好,不能让城内的守军识破,一旦敌军发现我军只是虚张声势,出城进攻我军,事情就不妙了;第二:杨善会这一路的行军堂堂正正,并没有隐藏行踪,对方知道在这个时候隐藏行踪已然无效,因此选择了稳妥的行军,沿途派出了大量斥候,我军不好伏击对方,要是和敌人在平原野战,一旦不能击败对方,他只要坚守营寨,我军的粮草供应不

    后只能败退,如此,事情就无法收拾了!能够在野战善会部,再回师攻下清河,是这个方案的最好结果,不过,这样做的难度实在是大了一点!”

    腾珏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成徐胜治的说法,这是孤注一掷冒险的打法,能够成功自然好,一旦失败,不仅是这五千士卒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因为这几千士兵的败亡,平原那边也会变得不稳定起来,没有士兵的弹压,当地的豪强世家或许会蠢蠢欲动。

    “武城和清河之间,几乎可以说是一马平川,没有险要的山坡和沟谷,要想伏击事先有所准备的敌军,难度太大了!”

    紧紧盯着沙盘的管小楼抬起头,补充了一句,他的看法和腾珏一样,觉得这个方案并不可取。

    徐胜治点点头,继续说下去。

    “第三个方案,就是分兵,分出一千人伪装成大军前往这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