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第三十二章 千钧一发-《隋末逐鹿记》


    第(3/3)页

    得救了!

    当看见那面高字的帅旗在山坡上猎猎舞动。看见那个披戴着亮银盔甲显得银光闪闪的身形出现在帅旗之下时,营盘中残存地每个高畅军心中同时浮现出这句话。

    大地在抖动,似乎也被这声势浩大的大军所吓倒,盘踞在原野上的霞光也变得暗淡起来,千军万马激荡起来的杀气冲天而起,声势惊人。

    最初,听见嘶喊声的时候,杨善会军的士兵们心中就笼罩上了不安的阴影,当目睹声势浩大的敌人援军密集地出现在山坡上时,这种不安就扩大成了可怕的绝望。

    杨善会虽然奋力指挥手下的军队收拢。想要减缓敌军地冲击,然而。情势逼人,他已经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了。

    军队开始了大溃逃。

    其实。半个时辰高畅就率领援军出现在鼓山之后,他并没有命令士兵们马上投入战场,一是因为这些士兵经过连夜地长途急行军,早就疲惫不堪,就算投入战场上去,战斗力也很成问题;另外,那个时候,敌军的阵型还没有分散开来。正在有组织,有系统地和本方地守军作战。援兵进入战场之后,最多和敌军打个平手,形成僵持而已!

    因此,高畅命令大队人马就地休息,当看见敌军自以为胜券在握,分散进攻之时,他才命令军队起身作战,发起了突然袭击。

    果然,杨善会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就像打在堤岸上的浪潮一样,迅速地消散了,瞬间化为无形。

    血色黄昏下,士兵们像退潮一样疯狂地越过营寨的障碍物,朝山坡下跑去,杨善会在十来骑亲兵的簇拥下,驱马跑在了最前面。

    他手下的两百亲兵却没有随他逃跑,而是逆着败退的洪流,朝着山坡上逆流而行,他们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去死。

    山坡下还有一千多骑兵没有动用,这个时候,他们也应该瞧见了山坡上情势的变化,应该做好了准备,只要大帅能够抢先一步回到军中,有这一千多骑兵帮助,在平坦地旷野上,不见得不能够力挽狂澜,就算无法阻止颓势,逃得性命也是不成问题的。

    这些面向死亡行军地亲兵们所要做的就是拖延高畅军进攻的步伐,给自家的主帅争取时间,杨善会得到的时间越多,越能从容地布置。

    这些勇士们很快冲进了黑压压的浪潮之中,然后,一个一个地倒下,就像被河水不停冲刷的泥沙一样,被波涛席卷而去,了无踪影。

    杨善会回到了骑兵阵中,这支骑兵是他手下的王牌,曾无数次为他击垮敌军,也无数次救了他的命,回到阵中之后,他的心镇定了下来,不再慌乱。

    随着一声苍凉的号角,骑兵队动了起来,不愧是杨善会的精兵,就算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很快集结起来,让开了通往本方大营的中间通道,来到了侧翼。

    大量溃兵通过骑兵们让出来的通道向本方大营亡命跑去,他们头也不回地埋头奔跑,只要不停往前跑就能活命,这样的念头让他们无法停下脚步。

    杨善会的骑兵摆出了冲锋的阵型,如果,高畅军追着溃兵的尾巴冲下山坡来的话,他们就要从侧翼出击,截断高畅军进攻的路线,这支高畅军并没有骑兵的踪影,起初的战斗发生在山坡上,骑兵起不到什么作用,双方投入的都是步兵。

    不过,要是下到平原上来,骑兵的作用就大了,杨善会这一千多蓄势待发的骑兵一旦冲击起来,只靠步兵是无法阻挡的。

    或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高畅军并没有趁势冲击,想要一鼓作气吃掉杨善会的大军。

    他们在山脚下停止了追击的步伐,回头清理起战场来,在山坡上,还有一部分没有能逃出来的杨善会军,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投降了。

    晚霞消散在天边,黑夜降临了下来,双方的军队都回到了自己的大营中,这漫长的流血的一天总算过去了。58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