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第一百零九章 大典(中)-《隋末逐鹿记》
第(1/3)页
“咚!咚!咚!”
苍凉的大鼓声在原野的上空飘荡,一阵古朴厚重的气息随风而来,席卷大地。
天坛一共有两层,有三道石阶通往最上层,中间一道石阶只允许高畅和代表上天的荷花仙子通行,上面铺着殷红的地毯,在登往天坛的两边台阶上,摆放着数十面大鼓,数十个精赤着上身的壮汉挥舞着巨大的鼓槌,有节奏地敲打着鼓面,身体则随着鼓声缓缓扭动。
在天坛的第二层上,有数十个赤着上身,胯下只穿着一条红色短裤,脸上戴着面色狰狞的青铜面具,手里拿着钢叉,斧槊等武器,正在随着鼓声翩翩起舞,不时发出一声低喝,正好在鼓声的间歇,声音犹如闷雷一般在山谷间回荡。
野猪岭呈几字型包围着山谷,随即向远方延伸,隐隐有将几里外的乐寿城搂入怀中的趋势,不过,在靠近城墙之际改变了方向,向两侧散去,最终,越发低矮,由山岭变成了丘陵,再由丘陵变成平原,到达子牙河边时,已然是一片洼地了。
天坛就建在野猪岭的主峰上,虽然是半山腰上的一块突出部,却也显得高高在上,由于它面对的是一个山谷,所以,就算天坛上发出一丝声响,因为山谷回声的帮助,也会变得非常响亮,让底下的人清晰可闻。
此时的鼓声就是如此,纵然只是区区几十面大鼓发出的声响,远远地飘散开去,就连站立在乐寿城墙下的士卒也听得清清楚楚,也因此而热血沸腾。
荷花仙子身着一身七彩的华衣,头戴华丽的高冠,站在天坛的最高层,正在举行祭告苍天的仪式,天坛下方所有的人都凭息静气,用一种狂热的眼神注视着上面。
站在山谷内除了一部分文臣武将之外,全部是军中佐尉以上的军官,他们每个人都身披甲胄,腰跨横刀,当然,弓箭和长兵器这样的东西是不允许戴在身上的,他们分成好几个方阵,按照各自军营的归属站立在属于自己的地盘上。
范愿站在天坛的石阶下,他微微蹙着眉头,瞧着属于自己的那个方阵,在那个方阵的前方,竖立着虎捷营的军旗,也高高竖立着一面范字大旗。
他到现在还是不明白高畅让全军佐尉以上军官聚集在此见证他称王的潜藏意思,是为了防止军队叛乱,所以将这些中低级将领都叫到一起来?还是称王之后突然翻脸,命令山谷外属于他的几千嫡系士卒将自己这些人拿下?
每一个猜想都是似是而非的,无法自圆其说。
高畅不会以为他和刘雅,高雅贤等人不加任何防范就来参见这个大典吧?就算他突然发难,他们这些人性命不保,只是,他们每个人都布有后着,乐寿城外那几万士卒一旦在他们心腹的带领下闹腾起来,也会让高畅焦头烂额一阵。
范愿认为高畅不会是这样的蠢人,因为他若是要这样做,最初自己这些人被矫诏骗来乐寿时,就应该被他斩首示众,一劳永逸了。
那个时候,他之所以不这样做,多半想援引窦建德的做法,做出一副宽厚仁义的君主态势来,吸引更多的小股势力来投奔,既然基调已经定下了,一般说来是不会轻易改变既定策略的,除非他是一个蠢人,但是,一个能不声不响将窦建德击垮的家伙会是一个蠢人吗?
所以,范愿只能认为高畅这样做是为了以防万一,是一个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免在他登坛称王之际出现兵变。
慢慢地,范愿将目光移到坐着高畅的那辆华丽的马车上,过了一会,待天坛上的荷花仙子举行完了祭告仪式之后,就会沿着中间那道铺着红地毯的石阶走下来,将高畅迎向天坛,那个时候,宋正本将诵读一段檄文,高畅再向天参拜,就正式荣登夏王之位,之所以将国号定为夏,据说前段时期有五彩的大鸟率领大批鸟雀落在了金城宫的后殿,而当初大禹之所以开国立夏,也遇见了相同的祥瑞。
范愿盯视着马车的眼神变得恍惚起来。
很久以前,当他还是范家小少爷的时候,曾经在运河边见识过杨广南巡江都的船队,那样骄奢豪华的场面让他终身难忘,无数的美女在岸边背着缆绳拉着坐着杨广的龙舟前行,龙舟上,鼓乐飘飘,有像天上仙子一样的美女在翩翩起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