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第七十二章 风波欲起-《隋末逐鹿记》


    第(2/3)页

    高畅的整军计划非常简单,在保持军队战斗力的情况下减少兵力,将一部分年老体衰,达不到要求的士卒劝退,让其变成预备役民兵,平时没有军饷,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进行一般的军事训练,有时候参加一些工程建设,修桥补路什么的,而作战的时候,则作为民夫征召入伍,领取一定的钱粮作为军饷,与专业的辎重兵一起进行后勤或战前作业,辅助大军作战。

    除此之外,高畅还想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减少将领们对军队的统辖权,使士卒们首先忠诚的是自己,然后再是统率他们的将领。

    这方面的军队建设高畅一直在进行,比如在军中安排神官,要求士兵们每日起床和睡觉之前做祷告,高声朗诵神君大人的语录,所谓早请示,晚汇报就是如此。

    在高畅的嫡系部队中,这样的仪式已经成为了士卒们的习惯,每日不做就像少点什么似的,然而,在董康买,曹旦等旁系将领的部队中,却并非如此。

    按

    投诚的条件,高畅允许董康买,曹旦,刘雅,高雅贤持对自己军队的统辖权,曹旦等将领允许高畅派遣军法官和神官进入自己的部队,允许灵宝神教在军中传教,神官也好,军法官也好,不妨碍曹旦等人对军队的指挥。

    高畅想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从下往上地剥夺曹旦等人对军队的指挥权,然而,曹旦等人也不是什么傻瓜,你高畅有张良计,我们也有过墙梯。

    在曹旦等将领和手下心腹的暗中阻碍下,那些神官的传教行动开展得并不顺利,虽然,不断有士兵信奉灵宝神教,对高畅心怀敬仰,然而,神官们的传教速度并没有达到高畅的要求,就算他们最后能达到预定目标,却也为时晚矣。

    攘外必须安内!

    在李唐的势力扩张得如火如荼的现在,高畅已经不能再慢慢等下去了!

    所以,他准备采取强势的手段,剥夺那些将领的军队控制权,为此,他从新年开始就在为此做准备了,一切准备就绪,他结束巡视之后就会开展行动,然而,幽州传来的消息打乱了他的步骤,使得他不得不赶回乐寿。

    回到乐寿之后,高畅连忙将徐胜治和敌情司的崔安澜召进宫来,根据敌情司从幽州传回来的情报和上谷方面的报告,大家一起商议罗艺的下一步行动,猜测他是故作疑兵,还是真的要率军南下攻击。

    面对不同的情况,就必须有不同的应对。

    幽州地广人稀,属于半农业,半畜牧的地带,春耕对幽州并没有什么影响,反倒是因为春天来了,草地恢复了生机,正是畜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徐胜治认为,罗艺肯定知道在他和本方之间一定有所一战,既然如此,他一定不会坐以待毙,等待本方来攻,对罗艺来说,最好的机会就是趁本方忙于春耕之际率军南下,破坏本方的春耕,就算他这次不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也能拖垮本方的财政,若是本方的春耕不能完成,也就没有余力进行更大的战争,待他退到幽州之后,依凭幽州坚城固守,我方又耐他如何,所以,徐胜治认为罗艺并不是故作疑兵,而是的确有赶在我军北伐之前南下的打算。

    接下来,就是选择南下的路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