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将军中的异己份子清除干净,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军中的大神官普于扬。 一年前,曹旦成为高畅的臣子,按照高畅和窦建德旧部签署的协议,高畅派遣了大量神官来到他们军中传教,向他们宣传灵宝神君下凡救世的理念,通过各种方法让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家伙识字,培养他们忠君爱国,爱神敬神的思想,让他们明白只有灵宝神君才能解救他们,才能让天下免除战火,才能让所有流离失所的人都能安居乐业,才能老有所依,少有所教的道理。 那时,普于扬作为军中的头号大神官就来到了曹旦的军中。 对此,曹旦自然是心有不满的,但是,面对高畅的强势,他根本无法反抗,唯有阳奉阴违,假意听从,暗中却指使亲信在背后给普于扬下绊子,让他无法顺利开展自己的工作。 面对这样的情况,普于扬并没有听之由之,他来到曹旦军中后,就很少待在自己的大帐之中,而是下到了队伍中去,和自己的那些神官一样,与那些底层的士兵同吃同住,经常用忆苦思甜之内的招数博取那些泥腿子的信任,得到士兵们的爱戴。 渐渐地,曹旦发现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明显比以前强了许多,然而,这并不能让他高兴,他非常清楚,自己对 控制力也越来越低。 自从士兵的军饷和军功奖励都由高畅直接统率的后勤司负责之后;自从大量从讲武堂毕业的军官进入自己的部队之后;自从自己的亲信被大量抽调到别人的部队中之后;自从自己的亲兵规模被限制之后;一切都表明他,曹旦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了。 曹旦坚信有兵才有权力,没有兵,那他就什么也不是,只能沦为别人刀下的鱼肉,这才是他听从曹元畅的话,处心积虑反叛高畅的真实原因。 现在,既然高畅即将败亡,要想重新夺得军队的控制权,将普于扬等高畅的亲信一网打尽自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事情了。 作为神官,对于军事上的东西对主将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从本质上来看,高畅的神官并非后世像明王朝那样的监军太监,他们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力。 — 这其中,有的神官对军事精通,如当初与李靖一起的黄晟,他们随时都可以从神官系统中脱离,成为统军将领。 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神官对军事一窍不通,他们大部分来自流民,是在官兵与盗匪交战之中,旱灾和蝗祸压迫之下失去了家业和土地的寒门士子,这些人粗通文墨,对高畅又感激不尽,自然将高畅奉为他们心目中最大的信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