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第六十四章 善后-《隋末逐鹿记》


    第(3/3)页

    这些家伙,留下来是麻烦,杀了更麻烦,不如礼送出境为妙。

    虽然,高畅缺乏文官,不过,灵宝神教熏陶的年轻人才靠得住,是做实事的人,这些老臣,就算他们愿意为高畅效力,也只是暂时的替代角色,终究会被代替。

    对于高畅的这番表态,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许多人认为高畅是在试探自己,不过,也有不少人勇敢地站出来,向高畅说自己愿意离去,去关中的家族大多在关陇一带,去东都的则是洛阳,阳等地的高门,对这些人的请求,高畅一一答应了。

    出乎高畅意料的是,还是有一些人选择了留下来,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裴矩,这让高畅很有些疑惑,只是,在当前的情况下,也不好问,也只好罢了!留待日后再说。

    聊城陷落后,投降的骁果军士有一万来人,对这些人,高畅也是这样处理的,愿意留下的留下,不愿意留下的礼送出境,这些人大多是关中人,他们选择了离开,高畅这样做,日后若是进入关中,所受的阻力也就不会这么大了!

    宫中的那一千多宫女,愿意出宫回乡的,高畅也会供给她们食物和旅费,愿意留下来的,也会有所照料,总之,所作所为,当得仁义这两个字。

    至于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等江都政变时的宇文化及党羽,高畅并没有和他们见面,让军士在那些旧隋官员的面前,将他们就地斩首,头颅高挂在大军营门之外。

    随后,高畅召见了宇文化及,见面之后,宇文化及只说了一句,我不负夏王,我帮夏王报了杀祖之仇!

    高畅什么话也没有说,沉默了片刻,挥挥手,示意左右将宇文化及拖了下去。

    数日后,宇文化及和他的另外两个儿子在聊城外被高畅斩首,步了大儿子宇文成都的后尘,那些选择离开夏国地盘的大臣,官兵,宫女们也开始逐一还乡了!58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