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早在两三年前,李世绩就多方搜寻高畅的资料,对高畅这个人,他自认为还是非常了解地。 这是一个强势的主公,远比魏公李密更加强势,在他麾下,所有的名臣武将都只是任他摆弄的棋子,唯有听他号令行事,不敢有丝毫的违逆,就算那些武将独当一面,率军出征,战略的大意图还是遵循着高畅地指示,只是在具体的战术上有着自己的看法而已。 在高畅麾下,自己想要徐家,嗯,现在是李家成为数一数二的门阀世家的梦想就只能是梦想,高畅所创立的那些匪夷所思,新奇到了极点的政治制度,宗教思想以及众多的新事物地出现彻底地拒绝了豪门大族的产生,所以,若非情不得已,李世绩并不愿意投降高畅。 按照常理,若是事情到了最后地步,李世绩最终还是会选择保全自己生命! 然而,现在这条路却走不通了,李神通在率领大军离开黎阳的时候,以保护李世绩族人安全的名义,将李世绩地父亲李盖以及妻子亲属尽数带走了,如此,为了家人的安全,李世绩也只好和高畅决一死战了。 只是,这一仗该 呢 当初,李世绩凭借黎阳坚城,于城外深沟高垒对抗宇文化及的大隋禁军,之所以得胜,乃是因为在外线有李密的瓦岗精兵牵制,而现在,情况大为不同。 他皱着眉头,盯着面前那张粗略的山川图,每到一地,将当地的山川险要勾勒成图,这是李世绩的习惯,驻守黎阳两年有余,附近的山川险要就算不用这张图他也了然于胸了,然而,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子夜,借着幽暗的火把亮光,他仍然死死地盯着那张地图,在他脑海中,各种各样的计划鱼跃而出,同时,又被他不断地否定,沉了下去。 李神通之所以率领唐军撤到滑县,他给李世绩的理由却很充分。 他说,他之所以率领一部分部队撤离到滑县,乃是引兵在外,若高畅强攻黎阳,他将采用李密和李世绩合击宇文化及的计策,从滑县出兵,在外围牵制夏军的行动,若高畅攻击黎阳,他就出兵攻打高畅后方,若高畅来攻打他,李世绩就率军出黎阳出击,务必使夏军首尾不相连,顾此失彼。 — 可惜,李世绩却不是那么好骗的,他早就看穿了李神通的把戏,说实话,在聊城被高畅击溃之后,李神通对高畅就有了几分畏惧之心,关中的援军不至,凭借手中的这点兵马,他根本没有信心和高畅决一死战,故而,只有一退再退,用空间来换取时间。 上一次,李密之所以能在童山击败宇文化及,这个计策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宇文军缺粮,不得不孤注一掷,现在这只夏军却没有粮草供应不足的困难,才占据了武阳郡,黎阳距离高畅的老巢清河郡,平原郡又不远,根本就不会有后勤上的困难,因此,他完全可以不在意外围的唐军的骚扰,若是他不理会李神通,李神通也不敢主动向高畅的大营发起攻击,那么,黎阳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陷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黎阳若是陷落,李神通恐怕就会有多远跑多远了。 李世绩认为,一开始李神通就应该抱的是这样的打算,李神通也是知兵的人,又岂不知他的计划漏洞百出,根本就很难成功,若是他和李世绩合在一起,坚守黎阳,仗着兵多,仗着城内粮食充足,说不定还能将黎阳守住,要知道,河东的隋军在大势已去的情况,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面对优势兵力的唐军的围攻,仍然坚守河东城足有两年了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