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自己这个大哥和那些关陇门阀走得太近了,对于皇权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初,东汉覆灭,说是因为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其根子却在那些世家门阀身上,要不是那些世家门阀大肆进行土地兼并,使得百姓无法安居乐业,黄巾军又怎会掀起如此的风浪,当那些世家大族可以私下征兵,讨伐叛贼时,王朝正统就已经无法维持了!因此,在李世民的治国方略中,世家大族是需要笼络和依靠的,然而,却不能全然依赖,在政权稳定的时候,还必须下大力气抑制,当初杨广的科考取士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制度,只是,到后来,流于形式了,他李世民若恩那个掌握李唐的大权,当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首先他李世民必须保住这条性命,虽然,在父亲李渊当政的这些年,自己的生命还是有保障的,只是,却也免不了要面对太子党向自己发射的明枪暗箭,所以,现在他最需要的还是谨慎行事,小心和忍耐。 在亲卫们的眼中,现在的秦王虽然还是像原来那样喜欢大声的欢笑,和大家大声地说话,然而,从他的眼神中,他们偶尔还是会瞧见一些沉默。 忍耐,要想成为一个大人物,这是必不可少的品性,李世民,可以说是一个极其擅于忍耐的人物,当初,在第一次浅水原大战,他就是因为不够坚忍而被薛举击败,在第二次浅水原大战中,他又是因为够坚忍这才击败了薛仁果,因此,对于坚忍,他别有一番心得。 这一次,他也是由于坚忍而重新得到了李渊的信任,在刘文静死后,他只是表示出了适度的悲哀,还是和平时一样在营中与军汉为伍,一如往常,于是,在李唐政权岌岌可危的时候,李渊让他临危受命,让他接替裴寂担任了晋州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指挥和定杨军作战。 和大哥李建成相比,朝堂是他的弱势,而军队,则是他李世民的优势了,只要他牢牢掌握着军队,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他首先就要击溃面前的定杨军,收复汾晋,这将是他李世民掌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第一步。 帐下,众将已经发言完毕,帅帐变得静默起来,帐外大旗飞舞的声音清晰地传了进来,李世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的双眼炯炯有神地在众将身上一一掠过。 李世民的到来,众将心气变得很高,纷纷要求放弃裴寂坚壁清野龟缩不出的战略,要求李世民集结兵力,与定杨军决一死战,摆脱目前这样的窝囊局面。 他们认为,既然李世民和裴寂之间不对路,自然不会像裴寂这般胆怯惧战,于是,在秦王面前表现出自己英勇的一面。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的所思所想。58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