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第十七章 关于粮食-《隋末逐鹿记》


    第(2/3)页

    高畅部军纪严明,攻下历亭后,并没有大肆烧杀劫掠,而是迅速派兵在街上展开巡逻,防止城的无赖趁火打劫,斩杀了十来个无赖后,历亭很快恢复了平静,不过,也太平静了,市民们都紧闭四门守在自己屋里,没有人敢于出门上街,除了巡逻士兵在大街上行走时铠甲的叮当声外,整个历亭城就像鬼域一般冷清。

    高畅进城之后,范唐和一干官吏在士兵们的陪同下,纷纷走上了大街,衙役们敲着铜锣,范唐等人纷纷向百姓们嘶喊,说是流贼犯境,为了保护清河的父老乡亲,平原的官兵特地前来增援,先前,在东城门发生的战斗是官兵和流贼之间的战斗,流贼已经被打跑了,大家不要害怕,可以出门了。

    听了父母官的劝说和解释,人们壮起胆走出了门,这年头,官兵和流贼差不多,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不过,这支官兵好像和别的队伍不同,至少,他们进城已经好几个时辰了,百姓们并没有听到哪里传来哭喊声,没有看见哪处地方起火,也没有看见满脸血腥拿着武器腰间别着人头在街上乱窜的士兵。

    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次历亭易主似乎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就算有影响,现在也看不出来,对历亭境内的世家大族来说,这一关就不那么好过了。

    关于历亭的大户,高畅这里有一份名单,要想了解这些并不困难,敌情司只要稍微打探一下,也就知道了。

    管小楼进城之时,按照高畅事前的安排,派出了小股军队来到了那些大户的门前,不过,他并没有命令士兵们冲进去,只是让他们守候在门前,不允许屋内的人随便进出。

    这些大户都是历亭的世家大族,虽然比不上清河崔那般有着赫赫威名,甚至,也比不上平原的赵,管,顾,白,李等世家,然而,每一户在乡间都有上千亩良田,一两座庄园和坞堡,几个粮仓,他们聚集在一起,占据了历亭三分之一以上的田地。

    这些大户在历亭都有自己的府邸,有时候也会在城里住,管小楼派人堵门的时候,堵住了几个世家的家主,其余的府邸就算没有家主也有他们的弟住在里面。

    高畅进城之后,这些人被请到了县大堂。

    所谓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什么的全部是废话,那些世家弟来到大堂上时,一路走来,瞧见的都是军汉们凶神恶煞的脸,以及他们手闪闪发光的横刀刀锋,走进大堂来,没有在落座之前晕倒,已经非常难得了!

    大堂四周,站着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堂上,坐着一个身着雪亮盔甲的将军,一旁,坐着一个身着白衣的翩翩公,历亭令范唐在堂下坐着,他的屁股只放了一半在锦凳上。

    大多数世家弟都不敢看那个将军的脸,在那个人的身上,散发出一股森然的寒意,迎面逼来,让人不寒而栗,他们只觉双腿发颤,全身发冷,唯有将目光转向旁边的那个白衣公,在那个公的脸上,盛开着春天一般温暖的微笑。

    在士兵们的带领下,他们在写着各自家族名字的锦凳上坐下。

    “这位是平原总管,高畅高将军!”

    高畅对外打的旗号是平原总管,他原本那个鹰扬郎将的职务实在是低了一点,窦建德安排的官职又不好用在这里,故而,他自称平原总管,平原总管而已,又不是什么大王,皇帝,将军的,这名号不会引起那些有野心的势力的敌视。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霸!

    这几句话应该适合高畅目前的处境,要想生存并且壮大下去,有时候是不需要计较名号什么的,暂时来说,扩充自己的实力是最重要的。

    给各地世家做介绍的是留下了性命的范唐,在敌情司的报告,这范唐也不是什么贪墨之辈,属于那种以黄老之术治理自己辖地的官员,说白一点,就是得过且过的那种人,虽然不会弄些苛捐杂税来额外盘剥百姓,不过,也为他们做不了什么

    就是这样的一个官员,在百姓们的心已经非常了不大多数人都出自内心地尊称他一声范父母。

    他半点也没有为隋王朝尽忠的意思,所以,管小楼进城之后,他立刻选择了投降,刚才,高畅告诉他,让他继续担任历亭令,他有心拒绝,却不敢拒绝,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毕竟,高畅打的旗号是来帮助清河抵抗流贼的友军,他就算继续当这个官,也算不得叛逆。

    “久仰高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听了范唐的介绍,那些世家弟硬着头皮朝高畅打招呼,一个个神态颇为有趣,战战兢兢,惶恐不安,他们站起身,有的拱手为礼,有点躬身为礼,还是没有人敢直视高畅,目光纷纷望向别处。

    高畅微微抬了抬手,不发一言。

    “高将军请大家坐下!”

    坐在高畅身边的自然是徐公,他笑着招呼大家坐下。

    事先,他们已经商量好了,两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面用武力威慑对方,一面又用温言巧语让对方安心,总之一句话,就是要从这些人那里弄一些好处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