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第十三章 寻踪-《隋末逐鹿记》


    第(2/3)页

    李靖当然知道衡水令说的是实话,他和衡水令一个管军,一个管政,若是出了大乱子,两人自然都脱不了干系,不需要衡水令提醒,他自然也要加快搜寻那群黑衣匪盗的步伐,然而,那群黑衣匪盗就像鬼影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李靖要不就扑空,要不就晚了一步。

    比如,这一次,李靖又扑了一次空。

    李靖不相信这些黑衣匪盗比那些突厥马贼还要难对付,对方之所以如此神出鬼没,必定事有蹊跷。

    不能心急,只要按部就班,一定能找到那些人的踪迹。

    黄晟从村子里纵马奔了过来,来到李靖身前,朗声说道。

    “李兄,我们找到了马队的痕迹!”

    “带我去!”

    李靖点了点头,轻挥马鞭,跟随黄晟而去。

    在村子的另一头,有着大量的马蹄印,向南而去,李靖和黄晟带领几个亲兵随着马蹄印朝南行驶,驰出两里地左右,他们来到了一个小溪边,马蹄印在小溪边消失了。

    在小溪的对岸,并没有新的马蹄印,看来,那群匪盗非常狡猾,他们沿着小溪走了,避免留下痕迹。

    上游?还是下游?

    黄晟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李靖脸上,等待他下达命令。

    李靖从战马上跳了下来,他牵着马在溪边慢慢踱着步子,仔细地观察着溪边的情况,突然,他的目光凝聚在一个地方。

    小溪旁有不少灌木丛,虽然,由于溪流奔涌,马队驰过的痕迹基本上都已消散干净,但是,对有心人来说,却并非如此。

    “下游!”

    李靖低喝一声,翻身上马,战马长嘶一声,扬蹄向小溪的下游小跑着奔去,黄晟等人忙纵马跟上。

    李靖一边驱马向前,一边小心地观察着小溪两旁的情况,然而,驰了几里路之后,仍然没有找到对方留下的踪迹。

    “吁!”

    李靖低喝一声,勒住马缰,前方是一个一丈多高的山崖,在这里,小溪变成了瀑布,那些匪盗不可能再继续沿着小溪而行。

    是在哪里出了差错吗?

    李靖皱着眉头想了一会,驱马驰到小溪对岸,在对岸沿着小溪往回搜寻。

    他再次勒住马缰,仔细瞧了瞧岸边,然后,往四周望了望,驱马上了岸边的一个土坡,黄晟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忙跟了上来。

    土坡一侧,是一片田野,在田野内,有众多的水渠,虽然,庄稼已经收割了,水渠里的水却仍然没有干涸,起码要下雪之后,那些水渠才会结冰。

    “这是哪里?”

    李靖随口问道。

    一个被李靖用来当向导的当地人,忙在一旁答道。

    “这是石家庄,这些土地都是石大老爷的,石大老爷在对面的山坡那里有一个庄园。”

    “石大老爷?”

    李靖微蹙眉头。

    “就是衡水令石坚石大人!”

    黄晟在一旁提醒了李靖一句,他说道。

    “石大人是石家的家主,衡水石家是当地的第一大族,有良田万亩,号称石半城,石大人因为献城有功,所以,被长乐王任命为衡水令,夏王继位之后,仍然在任。”

    “是吗?”

    李靖微微一笑,眉宇间不知不觉有了一丝厌恶,他纵马向前奔去,沿着一条从小溪引出来的水渠。

    那水渠一直向前方延伸,宽约五尺,完全能容纳一匹战马在内疾驰,黄晟跟随在李靖身后,他知道,李靖肯定认为那些匪盗是沿着这条水渠离开的,所以,他们才一直没有发现那些人留下的痕迹。

    一处坞堡修建在一个山坡前,坞堡前,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壕沟,壕沟内盛满了活水,水渠内的水汇入了壕沟之中,吊桥,铁门,两丈来高的寨墙,好一处雄伟的坞堡,几乎比得上衡水城了。

    李靖等人并没有驰到坞堡前,而是在距离坞堡两里外的一个土包上观察着坞堡,在这片土包上,长满了树木,掩藏着他们的行踪。

    “这处庄园是石家的产业,在其他地方,石大老爷还有不少产业!”

    “那些庄园都像这样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