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第二十八章 战河间(完)-《隋末逐鹿记》
第(2/3)页
“你家大人可在军?”
杨仪不待那个传令兵传话,忙不迭地将头探出墙垛,向城下喊道。
“大人正在军,随后就到!”
“叫你家大人前来问话!”
那个传令兵手的确握有王琮的令箭,不过,只凭传令兵的一面之词,杨仪是不可能打开城门,放那支军队入城的,知道彭伯玉也在军,他自然要问个明白。
不一会,彭伯玉在一群骑兵的簇拥下,来到了城楼下。
“正夫兄,前方战事如何?”
顾不得寒暄,杨仪开门见山,问起了自己担忧之事。
彭伯玉的脸色显得分外憔悴,这一路的奔波,的确把他累坏了,不过,绕是再是疲倦,他也只能忍受,强打精神回答杨仪的问话,小心翼翼地以免露出破绽。
已经上了高畅的这条贼船了,为今之计,只能随其走下去了!
这条船若是沉了,他绝对讨不到好去!
“战事出了点意外,我军虽然夺取了贼的七里井大营,在白石渡头一役,却未能将其一举击溃,我军的前锋与贼军有过小规模的交战,双方互有损耗,贼军虽然被我军围困在渡头上,士气却不曾跨掉,仍然具有背水一战的能力,为了防止敌军临死一击,给我军造成极大的损失,郡守大人没有下令强攻,而是紧紧将敌军困在白石渡头,使其进退不能!”
“是吗?”
杨仪哈哈大笑,连声说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听了彭伯玉的一席话,他心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
“为了使贼军无法突围,郡守大人在白石渡头前扎下了营寨,运河上也有水军游弋,使其无法渡过河去,局面已在大人的控制之,只是,由于出征之前大军所带粮草不多,也不知要多少天才能使困在渡头的贼军屈服,不战而降,郡守大人特意命我率本部人马返回河间
送粮草送往前线!”
“嗯!”
杨仪微一沉吟,就点了点头,在他看来,彭伯玉的这番话合情合理,没有什么不实之处。
“或许郡守大人认为我们景城兵不堪大用吧?这才让我们来押送粮草!公德兄,请打开城门,让我早点完成大人交待的任务吧!”
彭伯玉的话语略带抱怨,这比较符合他现在的心情,没有仗打,就表示他无法立功,特别是在一场必胜的战役被委派来押送粮草,不管是谁,处在那个位置上都会比较郁闷。
“正夫兄,没有必要如此,要知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谁都知道粮草的重要性,郡守大人将这个任务交给你,不可谓不重视正夫兄啊!”
杨仪随便找点了话语安慰了彭伯玉一下,随后命令士卒们打开城门,放城外的军队进城,并且,为了安抚自己的友人,不要让他对郡守大人心有埋怨,杨仪还特意下了城楼,来到城外亲自迎接彭伯玉。
城外的军队不疾不徐,从大开的城门鱼贯而入,战马没有嘶鸣,士卒们也没有发出杂音,当他们从杨仪等人面前经过时,杨仪不禁对彭伯玉竖起了大拇指。
“谁说正夫兄的景城兵没有战斗力啊!只看这队列,这军姿,这气势,就知道景城兵是百战之师,有些地方,连我们河间兵的精锐也比不上啊!正夫兄,你真是带兵有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