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第四十二章 学习班-《隋末逐鹿记》


    第(3/3)页

    “郡守大人,今日杨仪前来,所为何事?是不是他说了什么,让明公你心思不宁啊!”

    张玄素是景城户曹,名义上是河间郡守王琮地下属,两人也有一些私交,眼见王琮输了棋,忙出声打岔,他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提醒杨善会,王琮之所以输棋,并非技不如人,实乃事出有因。

    “还不是那些陈词滥调!污你我双耳之言,不提也罢!”

    “王大人说得是!不提也罢!我等既然已经困在这里,也不知那高贼最后会如何对待我等,还是少提那些烦心事罢了!”

    杨善会低着头,慢慢将棋盘上的棋拣入棋盒之,出声说道。

    “我王琮一心报效朝廷,忠于君上,就算那些无耻小贼舌绽莲花,也休想让我卑躬屈膝,人生无大事,唯死而已,我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王琮站起身,抬头望天,大声说道。

    他表面上虽然慷慨激昂,然而,事实上,他的心还是有着某些顾虑,特别是当和家属见面的那一天,他那坚如磐石的心就会变得柔软起来。

    亲人是他无法放下了的牵挂。

    他原以为自己可以狠下心来,为国舍家,然而,瞬间的决定到好下,当这个可供他下决定的时间拉长了之后,他终于觉得难熬起来。

    是的,现在每一次和家人的会面,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一直陪着自己过苦日,从来没有享受过地夫人,刚刚懂事,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久才能见自己父亲一面的大女儿,还在呀呀学语地小儿。

    每当见他们一次,他的心就软上几分,到后来,为了坚定自己地决心,他毅然拒绝了家人的探视。

    即便如此,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知道多久。

    过一天算一天罢了!

    王琮之所以能坚持不投降,与其说是因为对大隋的忠心,倒不如说他只是在坚持某种东西,若是无法坚持那种东西,那么,他以前所相信的也就不存在了,他的一生也就毁了。

    在这个院被软禁的人,大多抱着他一般的心思,所以,他们仍然坚持着,决不投降。

    就在王琮慷慨陈词之际,几个亲卫走了进来,他们站在院门口,对王琮等人行了个军礼,然后说道。

    “各位大人,上课的时间到了!”

    王琮,杨善会,张玄素三人面面相觑,杨善会脸上地微笑变成了苦笑,他长叹一声,站起身,与王琮,张玄素一起随着几个亲卫向前走去。

    高畅在这个院里创办了一个学习班,每天下午这个时候,王琮等被软禁的大隋官员就要分别向神庙收养地孤儿们教书授课,高畅曾经说过,在夏国,每个人都必须工作才能获得报酬,因此,他不会白养这些人和他们的亲人,所以,他们必须做点什么。

    给孩们讲课,教他们读书识字到没有什么,也不至于让杨善会他们觉得苦恼,关键的是,在教完课之后,还有神官来为那些孩上课,教授他们神学,杨善会等人必须在一旁旁听。

    所谓神学,其实也就是从小教育那些孩,让他们明白,他们的一切都是高畅赐予的,他们必须听从高畅的命令,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早日成为有用的人,长大之后报效国家,报效朝廷,报效神君大人。

    每天都听同样的陈词滥调,杨善会等人自然感到苦恼不堪了,可惜,为了自己的亲人,他们必须忍受。

    人啊!没有什么是不能忍受的,只要习惯了就好。

    这句话放在杨善会他们身上,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适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