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第四十八章 雪夜行军-《隋末逐鹿记》


    第(2/3)页

    在高畅的军队,长途急行军乃是必备的训练科目,所以,李靖虽然统领的是新兵营,那些新兵在老兵的鞭策和鼓励下,经历了两天多的急行军,也基本杜绝了掉队的现象发生。

    之所以没有出现掉队的现象,李靖发明的一些行军花招也功不可没,他准备了许多绳,每一个小队共用一根,在队正的带领下,士兵们将绳栓在腰间,连成一起,这样,有能力的士卒就可以帮助那些力量耗尽的士卒继续向前走去,以便发挥团队的功用。

    李靖自己也经常在队伍的前后巡查,黄晟等神官更是不停地跟士兵们打气,让他们有信心和力气向前行进,避免士气低落的情况发生。

    为什么不选择一支轻骑兵呢?

    这是因为短短几天的行军,步兵的速度并不比骑兵慢,一般的北方战马并不习惯于长途行进,它们擅长的是短途冲刺,要想像步兵这样长途不间断地行军,唯有一人配双马,或者多马,像后世蒙古人席卷欧亚一般。

    如此,这三千人就要配千匹战马,要想征集这些战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并且容易引起敌方细作的注意,达不到奇袭的目的,所以高畅最终放弃了这个选择。

    毕竟,他手下的士卒都经历长途急行军的训练,步兵完全可以承担这次任务。

    能够被高畅信任,李靖虽然性情稳重,却也难免心情激奋。

    自己的能力能

    高畅的认同,李靖固然高兴,然而更令他高兴的是,当一面,可以率领自己亲自训练出来的这三千精兵进行**作战。

    作为一个武将,打仗就是他生命最重要的事情,以往,李靖害怕被高畅派去与官兵作战,所以心情颇有些患得患失,既想打仗,又害怕打仗。

    而现在,他和高畅定下协议之后,也就没有了那种顾虑,既然是和反贼作战,他当然要使出自己全部的能力,倒不是想得到高畅的赏识,这只是一个武将的本能而已,一旦上了战场,就会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为了表示自己和士卒们一样在同甘共苦,李靖入乡随俗,也像黄晟等军将领一般放弃了骑马,而是徒步行军,这样一天多的急行军下来,他的双腿已经像铅块一样沉重了,但是由于他精神亢奋,所以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前方传来了马蹄声,一个火点在李靖的视野迅速变大,那是前方探路的斥候回来了,在全军,唯有前方探路和位于身后保护的斥候才骑着战马。

    虽然,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晚上,敌方不可能派出斥候在野外侦查,为了保险起见,李靖仍然在队伍的最前方派出了斥候。

    有时候,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就可以影响到整场战役,李靖不想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小失误,破坏自己的第一次**领军行动。

    “禀大人,沱河就在前方五里!”

    到沱河了!

    那么,距离狐丘的敌军军营只有一个多时辰的路了!

    “河面怎么样?结冰了吗?”

    虽然,早期的情报已经有沱河结冰,人和马都可以徒步过河的消息,李靖仍然多嘴问了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