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第七十二章 风波欲起-《隋末逐鹿记》


    第(3/3)页

    徐胜治认为,罗艺不会去攻打上谷郡的苏定方,他之所以派遣大军压境,一定是为了制造攻打上谷的烟雾。

    之所以会如此认为,徐胜治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他认为,罗艺此次的作战目的是为了破坏本方的春耕,一旦他率领大军南下,本方只能迎战,打仗自然缺少不得民夫,若是将精壮从田地里抽离,春耕自然也就进行不下去,而他若是将军队的主攻方向定在了上谷,根本就与他的作战目的南辕北辙。

    因为上谷郡和幽州一般,都是半农半牧的地带,春耕被破坏,影响也不大。

    何况,那里有苏定方的一万精锐驻守,而且大部分是骑兵,罗艺要想吃掉这一万精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若是他全力对付苏定方,难道他不怕高畅率军北上,直捣他的老巢。

    所以,罗艺的最佳选择是派出一只精兵驻守在咽喉要道,使苏定方不得进抵幽州,自己则率领主力南下河间,尽可能地深入河间腹地,然后派出小股游骑分散四方,烧杀抢掠,破坏本方的春耕。

    这不是徐胜治在胡乱猜测,他是根据各方面的情报,以及从罗艺本人的立场出发,得出的这个结论。

    高畅完全同意徐胜治的意见,他也认为罗艺的意图在此,至于上谷郡边境的小规模战斗,只是罗艺放出的烟雾而已,以便掩饰他主力的行动方向。

    既然知道对方的意图了,就必须要采取应对之策。

    高畅决定派出使者命令上谷的苏定方向幽州军发起攻击,由于,他一开始就准备从上谷发起进攻,故而,苏定方部的粮草到还充足,完全能支撑一次战斗。

    而他自己则率领主力北上,将幽州军进入河间之前阻于境外,若是罗艺胆敢一战,高畅也不畏惧,在野地会战总比强行攻打幽州坚城为妙。

    当然,在这之前,他必须以雷霆之势尽快地完成整军行动,还是那句话,攘外必须安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