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第七十三章 绣娘-《隋末逐鹿记》
第(2/3)页
她们一个笑比花娇,将绣娘围在间,向她询问着外面发生的事情,曹元畅此人气量甚小,他不怎么喜欢妻妾们随意出门,因此,她们极其欢迎绣娘的到来,不仅仅是因为绣娘能为她们裁剪漂亮的衣裳,还能为她们带来外面世界的消息,就算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家长里短,也多多少少能打发一些无聊。
和以往一样,半个时辰后,绣娘才开始了工作。
在她面前,摆放着几匹漂亮的清河绢,各种各样颜色都有,甚为亮眼,以绣娘的眼光,自然看得出这些清河绢是经过新式染织法制成的,远比旧式染织法织出的绢布漂亮和华美。
“听说织出这些绢布的纺织机乃是夏王殿下的秘传,那些漂亮的颜色也是通过夏王殿下的法制造出来的!”
一个小妾弯着腰,手指轻轻摩挲着绢布光滑的表面,惊声叹道。
“那是当然的!夏王殿下是神君转世,他从天上带来了许多好东西,不然,又怎么会有这样精美的绸缎出现呢?”
另一个小妾在一旁说道,一脸敬佩。
竹娘虽然在和别的人说话,但是,这两个女的对话也传到了她耳边,她的神情微微一凛,笑意在脸上僵硬了片刻,方才恢复如常。
一个时辰后,绣娘带着那些绸缎进入了一个绣楼,她将在此完成一些初步的工作,然后再回到绣庄去
面的事情。
这个时候,若是有人对先前的想法不满意,还可以更改。
进入绣楼后,绣娘将门轻轻关上,外面的人若要想进来,就必须出声敲门,每一个裁衣师傅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不想有人旁观,大家自然理解。
竹娘将绸缎放在一个几案上,门和窗都紧闭着,一道天光从屋顶的琉璃瓦上透射下来,落在绸缎之上,在几案的旁边,竖立着两根大烛,烛光却还明亮,照亮了几尺见方。
烛光突然微微摇曳,一个阴影出现在了一侧的墙上,一个人从屏风后无声无息地步了出来,衣衫带起些许微风,带动了烛光。
那人突然出现在绣娘身前,绣娘却丝毫也没有惊慌,她朝那人躬了躬身,目光淡然,那人在几案前坐下,然后举起手,示意绣娘坐在他的对面,绣娘点点头,坐了下来,两人的视线在半空一触即回。
“曹将军安好!”
曹元畅点了点头,他微蹙着眉头,显得很疲劳,在烛光的映照下,神情憔悴。
“不知道将军对我方的行动计划,有何看法?”
竹娘目视曹元畅,不紧不慢地说道。
裁衣师傅,只是绣娘表面的身份,她真正的身份极其神秘,而出云竹庄也不简简单单地只是一个绣庄,当高畅地敌情司遍布大江南北时。别的势力在他领地里也没有少安钉。
高畅的监察司的确很厉害,户籍管理系统也不错,在他的领地内,行商的有官府签发的商条,上面写明了行商的来处与去处,一般地人行走各地,则需要官府开的路引,不然寸步难行。而流民们一旦入境,就会被管理起来,配上编号,限制他们的自由,不许他们任意流动,对这些流民来说。只要有一瓦遮头,只要有东西果腹,自由这样的东西不要也无妨,何况,他们也厌倦了四处流浪。
但是,这些制度实行的时候尚浅,高畅的政权毕竟还年轻,依然存在着许多漏洞,因此,无法杜绝某些妖魔鬼怪地私下活动。
像出云绣庄的一系列活动。监察司的一干人等就一无所知。
竹娘的任务本来很简单,通过帮高官们的内眷做衣裳。进出内宅,暗打探高畅政权的虚实。获取情报,然后将有用的情报通过秘密途径传到自己的主那里去。
她背后的主神通广大,高畅尚未崛起之前,就已经在河北各地密布暗桩,高畅代窦建德而立之后,那人设立在河间,平原等地的情报机构虽然受到了一定地损失,却也没有大伤元气。只是潜藏得更深了一些,行动得更狡猾了一些。
高畅设立的监察司虽然能干。行事效率也远比一般地情报机构要优良,不过,监察司毕竟成立的时间不长,根基远远没有那些世家大族地情报机构深厚,错漏自然在所难免,照顾不到的地方也就比比皆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