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门下录事李桐客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江东潮湿,土地狭窄,道路不便,内要供奉皇室,外要供给三军,百姓地财力承受不了,恐怕民要乱,军要散啊。 御史大夫裴蕴立即弹劾李桐客诽谤和诋毁朝政,于是,李桐客不敢说话了,众公卿都顺着皇上的意思,纷纷大拍杨广地马屁,说是江东人民很久就盼望着皇上前去巡幸,皇上过了江,安抚他们,就近治理,将成就万世的功业! 宇化及冷眼旁观这一切的发生,朝堂上发生的这些事情,更是让他下定了行动的决心。 太上皇! 这就是李渊给那个人奉上的尊号。 什么太上皇?将来那个人落入他手还不是要被杀掉。 李渊啊!李渊啊!我还是看轻了你这个家伙,当初我百般打击你,也没能置你于死地,这难道是天命吗? 若不想坐以待毙,宇化及深知,只能走那一步,既然杨广不想北上,只想偏安江东,那他就只能把决定权从杨广手夺来了,不然,这些人都要被杨广拖累,最终被李渊砍掉脑袋,他可不想走到这一步,被那个自己看不起的家伙鄙视。 陪伴在杨广身边的十几万骁果大军基本上都是关人,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一直想返回家乡,时常有骁果偷偷逃跑回家,去年秋天,郎将窦贤率领所部人马偷偷西逃,被杨广派铁骑追赶上,全 ,但是逃亡的风气还是止不住。 得知关被叛贼占据,士兵们更加担心起家的亲人,当得知皇上不回关,而是准备定都丹阳之后,他们更是大失所望,军心士气低落到了无以复加,逃亡的举动屡禁不绝。 杨广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对他来说,这十几万人是他最后的依仗了,若是军队全都逃亡了,还会有谁来保护他呢? 若是他还有从前的雄心壮志,自然会孤注一掷,率领大军北上,回师洛阳,那里还有一批忠心于他的人。然而,自从进入大业年间之后,他遭受的失败实在是太多了,这让他不敢孤注一掷,要是北上失败的话,他只能死在乱军之了。 杨广在宫酒宴之时,信奉佛教的他常常高歌:富贵贫贱,痛苦欢乐,轮流交替,何必悲伤! 然而,话虽然是这样说,他还是很怕死的,特别是怕被别人用刀砍下脑袋,为此,他准备了许多毒药,和皇后和身边宠爱的妃分享,到最后的时候,他还是愿意用瓶的毒药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方面他在幻想接受了这个悲伤的命运,另一方面他又在尽可能地将这个日的到来向后推迟。 为了延迟死亡的到来,为了解决骁果军的逃亡问题,杨广向足智多谋的裴矩问计。 “骁果军大多是关人。他们之所以逃亡,只是想念家乡,皇上若是安排骁果军在江都娶上当地地女,让他们在江东安家,有了家室的拖累,他们自然不会北逃。” 杨广大喜,关键时候还是裴矩这样的老臣能够排解君主的烦忧啊!于是他让裴矩负责办理为将士们娶妻的事。 裴矩将江都境内寡妇及未嫁女都召集到宫监里,又召集将帅和士卒分批进来。按照自己的心愿选择妻。那些以前和当地女、女尼通奸的,还允许他们自首,和相好的正式结婚。骁果们都很高兴,互相称道,裴公真是个好人啊! 然而,裴矩所做地一切也只能暂时安定骁果们的军心而已。毕竟,骁果军有十几万人,整个江都哪里有这么多的年轻女来分配啊! 他们得知江都的粮食快要吃光了,皇上又准备迁都到丹阳,他们的心里就着了慌,形势已经把他们逼到必须作出选择的地步:他们一定要回家!谁也别想挡住他们回家地路! 作为右屯卫大将军,宇化及不但没有想办法稳定骁果们的军心,而是在暗推波助澜,使骁果们北归的情绪变得更加激昂起来。 要想发动政变,就必须依仗军队。在这乱世家族若想生存和发展下去,也必须手握军队。在宇化及心,这十几万训练精良的骁果军就是他宇世家建功立业的锋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