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普于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至少在表面上他是这样的人,他从不曾就曹旦的军事行动做任何的建议,也不关心他是如何打仗的,他只是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在训练之中,在战斗之中,提高本方士兵的士气。 这也是曹旦敢于假传高畅命令的原因,他相信,在自己的控制下,就算有人对此生疑,也会无可奈何,何况,他不相信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普于扬能对此有何不同意见。 果然,普于扬并没有质疑曹旦的命令,他甚至没有出现在军议之中,而是一直留在下面的部队,而曹旦原想是在军议过后以商量军情的借口将他留下来,然后暗地杀害的。 不过,姓普的虽然逃过了一劫,却也始终躲不过当头一刀。 “诸位,请!” 曹旦高举酒碗,徐徐在面前划过,随后,一饮而尽,大帐之内,他的那些亲信将领纷纷高呼将军海量,随后,同样将碗中的美酒喝了个干净。 午时已过,正是埋锅造饭的时辰,河谷内,炊烟袅袅,全军将士都在用餐,曹旦等将领自然也不例外,行军作战时,军中不得饮酒,这是高畅军中的一条铁律,不过,现在,曹旦自然不用将那些军法放在心上,他和手下的那些亲信重新恢复了当年草莽时期的做派,不得饮酒?去***! 曹旦已经派人前去招普于扬以及一干神官来中军大帐议事,理由很充分,也很冠冕堂皇,那就是如何提升军中士气?入得幽州城后又该如何行事?怎样才能消除城中市民的戒心? 在帐外,曹旦已经准备了众多刀斧手,待普于扬一行进入帐中,听他摔杯为号,刀斧手进得帐来,将那一干人砍成肉酱。 这一段时间以来,在乐寿,河间,平原,清河,信都等高畅治下的城池,在坊间的茶楼酒肆之内,流行一种叫评书的东西,有一些说书先生在内讲古,宣扬灵宝神君的由来,那可是盘古开天地之时就已存在的神灵,在他身上,有着盘古的血脉,居处在九霄之外,对这样的神怪故事,曹旦并不感冒,他知道那些家伙不过是在为高畅歌功颂德而已!他喜欢的是另一类评书,除了灵宝神君这一段外,那些说书先生还会说点别的故事,曹旦最感兴趣的是一个叫三国演义的段子,三国距离现在不过区区两百来年,那时的英雄人物依然深入人心。 曹旦最喜欢说书先生说的那一段,帐外埋伏着五百刀斧手,闻得帐内杯落,顿时冲将出来,将那人砍为肉酱。 他摸了摸下颌的胡须,将沾了酒渍的胡须弄干,想到评书中的得意处,想到即将发生的那一幕,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