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第七十章 准备行险的李世绩-《隋末逐鹿记》


    第(1/3)页

    月十七日,夏军攻克内黄。

    十日,夏军的前锋斥候出现在了距离黎阳城外十里的天王山,黎阳李世绩部的巡城斥候与之交锋了一场,仗着人多,将夏军斥候逐走。

    黎阳大战一触即发。

    十日晚,黎阳城上方的天空,遍布黑云,近日来银盘般的月亮躲在了黑云之后,月光无影无踪,大地伸手不见五指,城头间隔十来步就点燃的火把亮光在晚风摇动,守夜的士卒目不转睛地望着城楼下的那一片黑暗,警惕地聆听着城外的动静,虽然,他们除了黑暗外什么也看不到,能听到的也只有河水的呜咽,以及城外草丛夏虫的低鸣声。

    跟随李世绩的这数千人乃是瓦岗军少有的精锐,在李密没有进入瓦岗军,在蒲山公营没有建立之前,这只军队乃是瓦岗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当时还是叫徐世绩的李世绩在和李密闹翻之后,就率领这只军队驻扎在了黎阳,过着还算平安的日,除了曾与宇化及曾经在黎阳仓前恶战过一场外,就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战事了,而现在,面对咄咄逼人的夏军,对他们最大的考验终于降临了。

    李世绩这人擅于带兵,行军作战甚是谨慎,并非凭血气之勇,他喜欢在一切都处在控制状态之下才率军出击,不爱冒险。

    在原来的那个时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和卫公李靖论兵。说到麾下地那几员大将,李世民让李靖点评,李靖就说,李世绩和李孝恭等人率军作战喜欢未雨绸缪,所以,一般情况下。就算打了败仗也损失不大,不过,由于不够行险,有些以弱胜强的战役却也难以打成,而薛万彻,殷开山,史万宝等人则是敢打敢拼的勇将,胜则是大胜。败则是大败。

    这只是李靖的一家之言,不过,他的看法在某些地方还是比较接近事实的。

    在这个时空里,当知晓高畅率领三万夏军精锐逼近黎阳时,对此早有准备地李世绩心仍然感到了不安,虽然,在部下面前,他脸上的神色一如以往般镇定自若。

    魏县,内黄等城池都是一天之内就被夏军所攻下,证明这只夏军准备充分。随军携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根本不惧守军凭借高大的城墙死守,黎阳的城墙虽然比内黄,魏县坚固和高大一些,这坚固和高大却也极其的有限,能否守住却也是个未知数啊!

    在两日前。李世绩对此还是夷然不惧的,可是现在,他的心就难免有些打鼓了。

    在两日前,李神通率领了本部唐军退守到了滑县,与王轨部会师,准备在东郡修筑第二道防线。

    李神通打地如意算盘李世绩心知肚明,若是黎阳陷落,他多半会抛弃王轨。率军西返河内,凭借河内多山的地形来减缓夏军的进攻,这一切全是为了拖住高畅,让其无法腾出手去抢占地盘。以便为正在河东和定杨军血战的李唐大军争取时间。

    为了这个目的,像元宝藏,王轨,以及他李世绩这样的人物都是可以毫不留情地丢弃的。

    被赐姓李又如何?被封为黎阳总管又如何?准许自己建立帷幕,分封民政官员又如何?到头来,在最危急的时候,这些皇族弟仍然可以无情地将他们这些人放弃,谁叫他们出身关东,而不是和李家同属关陇门阀的士族门阀呢?

    像元宝藏一样投降高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