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隋末逐鹿记》


    第(3/3)页

    当初,柴绍被高畅击杀,李秀宁甚为愤怒,手下的那只哀兵士气旺盛,在她的统率下,抵挡住了夏军的攻势,使得夏军无功而返。

    并且,为了抵御夏军的进攻,唐军在井陉沿途修建了许多堡垒,使得夏军无法沿着井陉推进,若真要走这条路,就必须每个堡垒每个寨子地和唐军进行殊死搏斗。

    然而,现在李秀宁和她手下众将所做的一切都成为了无用功。

    西河沦陷,太原失守,韦泽关变成了孤城一座,关内守军的后勤供应全部依赖太原,本身的存粮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再坚守韦泽关已经是死路一条了,关城再是险峻雄伟,也是需要人去坚守的,没有粮食,吃不上饭,士兵们又怎能有力气去厮杀呢?

    井陉沿途的堡垒寨子一个一个地被唐军放弃,夏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井陉关守将顾子文率领夏军一步一步地紧逼,也不和唐军交战,唐军退一步,他就往前一步,直到进逼到韦泽关下。

    前有夏军,后有定杨军,粮草供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该何去何从呢?这个问题摆在了李秀宁和她手下的那些将领面前。

    在刚才的军议中,将领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大同小异,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那就是不能死守,只有离开韦泽关方才有出路。

    据太原方面的细作传来的消息,刘武周占据太原之后,正准备调兵遣将前来攻打韦泽关,唐军李秀宁部是他的一个眼中钉,他断不会允许在自己占据的国土内有一只上万人的唐军部队在活动,何况,韦泽关是山西出太行进攻河北的要道险关,志在天下的刘武周自然要将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放心,夺取并州,再下河东,占据关中之后,到时候韦泽关就要派上用场了,那时,一只精兵出井陉,自己亲率主力出潼关,天下唾手可得也!

    李秀宁虽然心有不甘,然而,她不得不认同属下的看法,那就是韦泽关现在已经不可守了,队伍必须拉出去,就地进食,要不在后方打游击,袭扰定杨军的粮道,要不就向关中进发,运气好,说不定能躲开定杨军主力的侵袭。

    最后,李秀宁决定留在并州打游击,补给粮草靠袭击定杨军的粮道获得。

    在这之前,她决定将韦泽关让给夏军,韦泽关被夏军占领,定杨军必定心有不甘,相互之间,必定会有所冲突,对李唐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

    九月二十四日,李秀宁率领七千唐军离开了韦泽关,不知所踪,韦泽关被夏军占领,三日后,定杨军赶到了韦泽关城下,在关门外扎下了营寨,大战一触即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