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场没有硝烟,却更加残酷、更加隐蔽的文化掠夺战,从六十年代中期,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初期!”苏老爷子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我,作为当时泉城古董圈公认的领头人之一,岂能坐视不管?于是,一场新的、更加危险的明争暗斗,开始了!”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三个子侄的牌位,老泪几乎要夺眶而出:“在这场斗争中,我的这几个子侄,他们……他们都秉承了苏家的祖训,为了保护国宝,前仆后继……最终,都……都牺牲了!” 陈阳听完不由侧头看向了最下面的几个牌位,突然注意到站在一边的苏雅琴,她.......她的表情,怎么好像第一次听说这事一样? 苏老爷子强忍着悲痛,开始讲述具体的斗争事迹,声音哽咽而悲壮:“那是1967年冬天,” 苏老爷子陷入了痛苦的回忆,“我们得到密报,一伙伪装成地质勘探队的小鬼子,在泰安附近发现了一处可能是宋代贵族墓葬的地方,正准备连夜盗掘。” “当时是我侄子苏明玉带队,带着七八个可靠的伙计前去阻止。那晚风雪交加,他们在山上与那伙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鬼子遭遇了……发生了激烈的搏斗……明玉他......” 苏老爷子说着,深深呼吸了一口气,缓步上前,抬手轻轻抚摸着牌位,“为了掩护伙计们带着截获的几件青铜器撤退,身中数刀,等我们的人赶到时,他……他已经冻僵在雪地里,手里还死死攥着一块从鬼子身上扯下来的布条……” “还有明鹤,”苏老爷子的眼泪终于滑落,“他心思缜密,擅长跟踪和情报。” “1969年,他发现了小鬼子在济南的一个秘密联络点,正在策划将一批通过非法手段收集的龙山黑陶运出去。他孤身潜入,想要获取确凿证据,却被发现。” “等我们找到他时,人已经被害,尸体被扔在了黄河滩上,那批黑陶,最后也不知所踪……” 苏老爷子的声音已经沙哑不堪,他最后将目光定格在“苏明哲”的牌位上,那是他最大的痛。 “而我的大儿子,明哲……雅琴的父亲……”他的声音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愤怒,“他是在1973年出的事。” “当时,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得到一条绝密消息,一个小鬼子高级头目,携带一份极其重要的、关于在鲁省埋藏宝藏的‘死亡地图’的副本,潜入泉城,准备与内线交接。” 那段被鲜血浸透的记忆,仿佛随着香炉中升起的青烟,再次弥漫在苏老爷子眼前,让他的声音都带上了铁锈般的腥气。 “明哲……他是我最出色的儿子,胆大心细,身手也是几个孩子里最好的。”苏老爷子的眼神空洞,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决定命运的夜晚。 “得到消息后,他主动请缨,带着他最信任的两个兄弟,去拦截那个携带地图的小鬼子。” “地点在城南废弃的货栈。” 苏老爷子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那晚下着瓢泼大雨,电闪雷鸣。” “他们三人潜伏在货堆后面,看着那个鬼子和接头的内线出现了……明哲看准时机,第一个冲了出去,如同猎豹般扑向那个拿着皮箱的特务……” 他的话语戛然而止,身体微微颤抖,仿佛那夜的雨水此刻正冰冷地浇在他的身上。 “可是……” 苏老爷子狠狠砸了一圈,“可恶的是,我们中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