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书子们也不关心这个,他们的注意力只在晏旭身上。 之后商量出一个办法。 纷纷上书请求:请某位、或者某几位足以代表当朝文学地位的大儒、重臣,当众考校晏旭。 请陛下是不可能的。 晏旭才是个小秀才而已。 而朝中众文臣,尽管对晏旭能作出源根论也颇有怀疑,但也都自重身份,不愿意搅和进这样的事情中来。 除了个别的。 梁学毅站出来发声:“承认别人的优秀很难吗?看不清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吗?你们是书子,本职就是专心读书。” “否则,只会被一个又一个、天赋异禀又努力刻苦的人给超越一次又一次。” “真金不怕火炼,想要知道晏旭是否优秀,恩科后见分晓!” 他是在提醒书子们:恩科在即了,干点儿正事去吧。 然而,却只被很多的人听出:他是站在晏旭一边的。 于是,又纷纷去查梁学毅的老底。 虽然他们什么也没有查出来,但还是把梁学毅气得病了三日。 沈昌站了出来。 他大笔一挥,写了一篇檄文,檄杀那些无良无品无德的书子们。 并公开表示:愿意收晏旭为关门弟子! 只是因着沈昌不被陛下所喜,所以这个时候,也没人敢公开支持他。 而在这场乱纷纷口诛笔伐、恨不能用唾沫星子淹死晏旭、逼得人喘不过气来的事件中。 事件的当事人、晏旭,却只在书肆里安静读书。 能听到的、他都听到了。 不能听到的,他也都听到了。 但他一直很平静,平静地读书、写字、习作。 除了不能出门,什么都似乎没有影响到他。 看得杜景辰牙根儿都生疼。 “我都快气死了,你居然还像尊老菩萨一般,你、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发发火、泄泄愤,哪怕对着墙壁骂上个三天三夜、能出口恶气也好啊。 一直这么憋着,又憋出病来了可怎么办?! 晏旭这些时日以来,没被外面的人气得头疼,反倒是被杜景辰的日夜絮叨,给弄得有些无可奈何。 “景辰,你还记得我跟于思亮说的话吗?”他问杜景辰。 那时,于思亮跟着他们跑离酒楼,跑到一个背人处,简单聊了聊。 于思亮对万俊彥在酒楼内喊出来的话很不解。 “源根论真是晏旭你作的?” “嗯。” “万俊彥和你怎么了?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揭你的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