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突变(二更求推荐票)-《谋唐》


    第(2/3)页

    出发的时候,士兵们都在武库领取了军械。内牙军是魏博镇军精锐中的精锐,自来都被罗绍威当亲兵养着,也被人称之为牙中军,装备自然是一流。每人都有一具铁甲,一把长枪和一张步兵大弓。

    牙中军虽然跋扈,可他们的狂妄是建立在强悍的战斗力之上的。平时训练极严,上了战场就变成一只噬人猛兽。

    这一点从这两天的行军中就能看出来。

    文本这两日以聂提婆的副官自居,对军队也忍不住指手画脚。可一天下来,他就看出了一些门道。行军打仗自有其规律,可不是一个现代小白领仅凭着书本和超前的历史知识就能入门的。

    这一百人行军并不都龟缩在一起,有探马,有两翼游击手,有辎重队,有断后、驻扎时有哨兵。部队的岗位轮换、扎营地点的选择,自有其法度。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百人即便不多,可一行军,却很有气势。毕竟是职业军人,魏博开镇多年,牙军士兵的军事素质极佳。若以这一百人为骨干,可轻易扩充到万人规模。

    这个时候,文明这才意识到五代牙军的强大,也虚心观察起来。

    古人的体能好得令人吃惊,背着四十斤重的铠甲、器械,依旧能健步如飞。一日下来,竟走了七十来里。

    文明的脚底板也打起了水疱,小腿肿大了一圈,最后只得抢了黄贵的战马,这才勉强跟上了部队。好在他以前在内蒙古旅游的时候因为迷上了骑马,很学了几天,这才不至于被暴烈的战马甩到地上。

    大河营一共有五匹战马,黄贵的斥候队有三匹,聂提婆姐弟有两匹。现在抢了黄贵的战马,老黄心中恼怒,可他毕竟心眼不坏,见文明走路实在艰难,发了两句牢sāo,也就由着他去了。

    当天夜里,大河营驻扎在武城县城之中。说是县城,其实也就是一大片废墟。这里同成德镇和卢龙镇接壤,是魏博北防最前沿,也是大河营的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地。因此连连大战,城中百姓逃亡殆尽。当晚,武城县令带着十几个衙吏过来,战战兢兢地奉上粮草和给养,然后就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去了。

    穷得连草都不长的武城县自然不是大河营的目标。

    很快黄贵的斥候就要消息带回来,目标出现了,正在装船。

    分析完情报,聂提婆和文明商量,明天一大早就带着军队悄悄南下,狂奔四十里,摸到贝州城附近的运河边上。在哪里,有一艘装满铜钱的官船正等着他们。

    对大河营的行军速度和战斗力,二人都很有信心。

    当天夜里,聂提婆和文明看了半天地图,推敲了好几个方案。

    地图上,永济渠横贯整个贝州,将之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方的武城、漳南、经城、宗城四县正位于冀中平原的腹地,本不利于偷袭。但这里经过多年兵灾,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到处都草甸和森林。生态极好,也利于小股部队隐藏行踪。

    如果行动迅速,抢劫完官船之后,自可大摇大摆消失在缈无人烟的平原。然后在贝州北部晃荡个几天,完成这次军事任务后回魏州分赃。

    “明天算是我的初阵吧。”摸了摸腰上的横刀,文明心中突然一跳:“或许还得杀人,官船上的押运使定不会甘心被抢,必定会奋起反抗。可这是乱世,但凭好手缚白鹿。你不杀人,难道要等着被别人杀吗?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生存模式。为了活下去,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或者说,为了我的雄心壮志。说不得要见血了。”

    一半是畏惧,一半是兴奋,这一晚文明没睡好,在帐篷里翻来覆去半宿,好不容易等了天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