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反击开始(求推荐,求追读)-《北宋无战事》


    第(2/3)页

    也许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眼中,人才根本就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反而权力才是他们最重要的。

    王安石想起苏泽劝说他入仕改变官场的话,将这些杂念排出脑外,暗暗下定决心,这一次礼部试一定要考中!

    吕夷简府上,吕公弼正在为父亲收拾衣服。

    今年官家再次降旨,命令吕夷简知贡举,也就是担任本次礼部试的主考官。

    翰林学士欧阳修为副知贡举,也就是本次科举的副考官。

    作为知贡举,吕夷简要提前进入礼部试考场锁院出题,一直到礼部试的卷子批改完毕后才会离开,所以吕公弼才帮他收拾行囊。

    能主持知贡举自然是天大的荣耀,宋代虽然进士都称为天子门生,但是对于主持贡举的大臣依然尊为师。

    世人也有“宰相不知贡举不为相”的说法,这是因为主持一次贡举,就能网罗一批新晋的进士,这些都是官场的未来。

    历来那些权势比较煊赫的宰相,都是多次知贡举,并且拥有一定门生故吏,才能从上到下掌控朝局的。

    对于儿子的兴奋,吕夷简倒是比较淡定。

    他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身体已经老迈,眼睛也已经花了,知贡举对他来说也是一件苦差事。

    比起培养门生,他更在意的还是西北的范仲淹。

    元月的时候,范仲淹急入汴京,官家开天章阁奏对。

    本以为是官家要重用范仲淹了。

    但是奏对后,范仲淹没有被留在汴京为相,而是很快又返回了西北。

    自己的部下王拱辰,儿子吕公弼,都以为是官家对范仲淹的奏对不满意,还将他打发回了西北。

    但是吕夷简却并不这么觉得。

    西夏虽然打了两场胜仗,但是国力已显出颓势,范仲淹这些日子在西北修建堡垒城寨,任用西北种家等新一代将门,招募西北蕃兵,已经站稳了脚跟。

    朝中已经有了西北议和的风声,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官家再想要重用范仲淹,也会将他留在西北。

    让吕夷简不安的,是这一次天章阁奏对的内容,却一点都没有放出来。

    开阁奏对,这是讨论国家大政,除了君臣面对之外,大臣也会上扎,将自己的政治蓝图宣告出来。

    可范仲淹在天章阁奏对的时候,和官家说了什么?到底官家对范仲淹奏对的内容是什么态度?

    吕夷简已经是手眼通天了,在宫中也有买通的内侍,但是也没能打探出这次奏对的一丝内容。

    这就让吕夷简很焦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