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韐立马愣在原地。 原本一肚子想要跟赵桓汇报的话,硬生生全部压了下去。 他一开始还想劝赵桓不要撤了何栗和孙傅,不然这样主战派没人,主和派抬头。 那就没人扛起对抗金兵的大旗。 可万万没想到,官家一来,就将他从四壁守御使,一下子变成枢密使,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若是平时,他要升到这个位置,不知穷其一生,可否达到? 然而今天,却被官家直接提拔到了这个位置,刘韐难以置信。 枢密使可是武人的天花板,而这个职位向来只有文人能担任。 当年狄青担任了枢密使,遭受了文人的集体攻击,郁郁寡欢而终。 “陛下,这万万不可,臣何德何等,担此大任,还请官家收回成命。” 刘韐回过神来,慌忙下拜推辞。 他要是领了这个职位,简直就是放上火上炙烤。 就连旁边的张叔夜也急忙进谏:“官家,此举有违祖制,请官家慎之。” 张叔夜是进士出身,自然要维护文官集团的利益。 而刘韐虽然是进士出身,但长期担任军事主官,早已将自己归为武人之列。 将他擢升为枢密使,居然如此恐慌,可见崇文抑武的政策,让大宋已经没了血性,更是少了尚武的风范。 文官怕死,武官惜命,当关外的金人铁蹄南下的时候,大好河山,只能拱手相让。 朱元璋看着即将给予厚望的两个主战派官员,虽然有些怒其不争,但这百年来的沉坷又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 “朕将何栗和孙傅两人撤掉,实乃两人居然用妖人来糊弄。” “金人大军压境,他们不思御敌杀敌之策,反而迷信妖人,严重渎职。” “若是仍有他们两人胡作非为,到头来朕这个皇帝,就要成为亡国之君。” “孙傅这个同知枢密使空缺,朕得找一懂军事之人,方可委以重任。” 朱元璋见两人一脸迷惑,于是语重声长说起了撤掉何、孙两人的原因。 “臣就算在四壁防御使任上,也能为陛下分忧啊!” 刘韐一听,恍然大悟,心头顿时无比触动,不过还是不敢接枢密使之职位。 “两位卿家,朕这些天来一直深刻反思第一次东京保卫战和太原解围战失利之因,最大的问题,就是各方兵马各自为政,缺少统一指挥调度。” “这一次,朕绝不再犯同样错误,因此需要一人将所有兵马统一协调指挥,与金兵决一死战。” “整个东京城中,唯有刘卿能担当此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