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还有活着的吗?-《浴血国门之无名碑》
            
            
            
                
    第(1/3)页
    .
    种子山,根据记载,种子山的‘种’不读成‘肿’,而是应该读成‘重量’的‘重’。
    这座山,在半岛有着‘求子祈福、繁衍生命’的寓意。
    但现在,读着种子山这一座流淌鲜血的山头名字,总归给人一种咬牙切齿的感觉。
    种子山,是铁原地区唯一一座高山。
    一面,汉滩江,无法进攻。
    一面,便是铁原葫芦形地区的唯一一条穿过葫芦腰的87号公路。
    对志愿军补给线和铁原交通线而言,种子山十分重要。
    按理来说,这么重要的位置,理应多有守备才是。
    可是没兵。
    63军撤退至铁原之时,也不过2万余人。
    而进攻铁原的联合国第八集团军四个师,则是5万余人。
    无奈之下。
    189师选择像芝麻一般将全师撒向整个种子山战地。
    唯一给予189师的宽容,便是‘必要时可放弃其他阵地,以坚守种子山’。
    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这个‘撒钉子’战术的精妙所在。
    189师师长发现,米军在陆地步兵行军中,绝不会将侧翼和后方暴露给对手。
    每到一处,都会将阵地周围清扫一遍,才会继续前进。
    倘若侧翼暴露,米军会第一时间选择停下或者撤退。
    在李琪微所著的《半岛战争回忆录》中,对这种作战方式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他骄傲地将其比喻为他最擅长的“美式橄榄球”。
    何为美式橄榄球:
    ‘排排形成一条线,往前冲。’
    按照道理来说,米军这种全线推进的作战方式极为谨慎,并没有任何错误。
    可是现在赶巧了。
    189师需要拖住米军的步履。
    如何拖住,这‘撒钉子’战术,便是志愿军绝佳的机会。
    ‘钉子’不拔干净,‘美式橄榄球’不会往前冲!
    阵地,你们大可以夺去。
    但是你们的进攻脚步,一定会被我们死死拖住。
    血守种子山!
    用血汇成泥沼,也要拖住五天!
    现在,我们再度回头。
    重新回到那‘求子祈福、繁衍生命’的种子山。
    大雨之中。
    枪声持续了许久。
    等到下午时分。
    未能拿下种子山的敌人开始如潮退去。
    “撤退!撤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