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回 阳谷县风波-《水浒大枭雄》
第(2/3)页
“对对对,这样一说下来也合情合理呀!”
……
诸如此类的对话不少,酒桌上人们喜欢背后议论是非。各自说着自己的看法,小道消息满天飞。酒楼东家李小二只要恰巧碰上便会相助一二。
次数多了,有时候连他都在唏嘘武大走得一步臭棋。这种事可做不可说,先把实事办了不是?非要搞得满城皆知,解释往往被人歪解为掩饰。
“哎呀,哥哥这是作甚?非得说嫂…潘氏是我的婆娘。”武大郎家中,武松又一次埋怨兄长。从前几天开始,他没少听到外面的闲言碎语。这让他左右为难,一时间被架住下不来台。
“二郎,哥哥不这般,以你的脾气如何会就犯?”武大郎面对兄弟的抱怨也不生气,反而笑呵呵地说道:“外面的人议论是议论我武大,谁又敢说你武松武都头,过段时间风声过去了。这日子该过还是要过,寻个时间把金莲娶回家。爹娘死得早,老武家延续全指望兄弟你了。”
“哎呀,哥哥你说的什么胡话。”武松听到这番话又急又气,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是直跺脚:“小弟…小弟纵使要娶妻生子,如何能拆散哥……”
“二郎,你听哥哥说。”武大郎停下和面,用布擦了擦手。三步并作两步拉着自家兄弟,坐下说话:“兄弟,你不要意气用事,哥哥,我与金莲无瓜葛后。整个人轻松了,不用提心吊胆,不用瞻前顾后,也不会挨骂受气,比以前好啊。”
“哥哥……”武松脸色阴晴不定,看着哥哥武大郎说得真诚,发自肺腑,鼻子莫名有些泛酸。他隐隐知道哥哥娶了潘金莲这种有主见的女人。老实本分,生性软弱的哥哥过得不是那般如意。
“好啦,男子汉大丈夫,婆婆妈妈作甚?”武大郎拍拍兄弟的肩膀,又看了看二楼楼梯口方向:“哥哥没用,让我往东,我不敢往西,让我捉鸭,我不敢拎鸡,老受气了。以后你就替哥哥找回来。不能让这婆娘白耍威风,你要给哥哥出气。”
“呸,这武大。”潘金莲就在二楼口竖起耳朵倾听。听到武大郎这番说脸颊通红,轻啐了一口。心里非但没生气,反而喜滋滋的,满是期待。
而武松见兄长这般好气又好笑,却又非常心酸。武大郎见兄弟有软化的迹象,于是趁热打铁:“二郎,你也不用担心,莫非你忘了黄相公说过的话?到时会送来一份贺礼会派人给我张罗亲事。”
“相公?哎,是当时武松无礼,都不曾去作别。”话题一转,武松想到了黄安,想起当时自己赌气冷淡,也想起对方转交送给自己的两把宝刀,自己一眼就相中喜欢,不禁脸上浮现惭愧。
“哈哈哈,人家黄相公说过,二郎心中有些不爽,过段时间便会冷静下来,以后见面赔礼便是。”武大郎哈哈大笑,又拍拍兄弟的大手安慰。顺便把当时黄安说过的话如实地复述一遍。连同托付转交两把宝刀一事也是丝毫不差的说来。
“相公当真如此说?”武松听了越发惭愧。
“那是当然,黄相公一言九鼎,说话那还能有假?”武大郎哈哈一笑,提起炉上的水壶给兄弟续茶:“此事虽说不合情理,但是你回过头想一想。这样做,你娶了金莲能震慑宵小之辈,哥哥也能成家,你我兄弟这般,岂不是两全其美?”
“可……”我想说些什么,突然外面响起急促敲门。武大郎说了一声“我去开”,便小跑过去开门。门咯吱打开,外面赫然有五六条大汉聚集。人人穿着铁甲,个个彪悍异常,全是官兵。
附近街上的百姓围观,指指点点,或是聚集议论。
“不知找谁……”武大郎有点胆怯,弱弱地问道。可看到人群中有人眼熟,揉揉眼睛认得出来:“哎呀,萧先生?萧先生,你几时来的阳谷县?”
来人穿着绿色官袍,外套文人甲,气质儒雅,英姿勃勃,相貌堂堂,不是圣手书生萧让又能是谁?见到有人呼唤,边走来边冲武大郎拱手:“哈哈哈,就在昨天,今天特来拜访武大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