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三年后-《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


    第(1/3)页

    第275章  三年后

    高柳新蝉,薰风微雨,池荷榴,琼珠清泉,交织成一幅初夏的美丽图景。

    此时已经是初夏,六月的天气不似仲夏,让人热得喘不过气来,清早还有些许微微的凉意。

    顾诚玉看着院子里的荷池,给书案上的荷图填色,他如今每日早上的惯例都是写字作画。

    “公子!已经是卯时二刻了,咱们几时出发?”茗墨站在书房的一角,对着顾诚玉轻声问道。

    三年的时光将茗墨的身形拉长了好多,他如今已经是个十四岁的清秀少年郎了。不过,此时他正无奈地看着自家公子,公子真是越来越淡定了,什么事都是不紧不慢的,可是他们这些下人急啊!

    茗墨将目光放到顾诚玉身上,因为还没到弱冠之龄,只得用紫色的发带束了发。

    一身紫色的窄袖圆领绸缎长袍,其上还有暗纹显现,脖颈处露出里面白色的中衣立领,领口和袖口都加了一圈银色的流云纹滚边,窗外照进的晨光将绸缎照射出炫丽的光泽。腰间还束着月白祥云纹的腰带,腰带上垂挂着一枚莹润的羊脂玉玉佩。

    这一身装扮更衬得顾诚玉华贵非常,虽然才十一岁,可是身量也不矮了。茗墨目测只比自己矮了大半个头,他在同年人中个子可不矮呢!

    顾诚玉用手里的小狼毫笔沾上颜料,细细勾勒图中的荷。荷可不止一种颜色,填色时必须从上到下,由深至浅,这样才不会死板。

    茗墨知道公子在全神贯注画画的时候,他是不能打扰的,因此也不敢再催,只能站在一旁看他作画。

    约莫过了半炷香,顾诚玉才停笔,看了眼荷图,觉得还差上几分灵气。

    古代国画讲究的是意境和抽象美,有一次顾诚玉突发奇想,在国画中融入前世西画的一些特点,比如质感,他尝试着将两者融合,当然只是加了少许的西方元素,这就显得他的画作有些与众不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