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可惜后来这行为被丈夫发现,大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她就再也不敢了。 时间长了就彻底断了来往。 这也是为什么原主知道姑姑去了海市,却与她失联的原因。 沈玉瑶觉得,连原主都找不到这个姑姑,那别人自然也联系不上。 用她临时做个借口,应该是没问题的。 果然丁翠珍听说这料子是从海市寄过来的,就没有再继续追问了。 越和这个师父聊沈玉瑶越喜欢她。 只觉得丁翠珍很像以前阿娘帮她请的教女工的老师,都是那种一门心思研究手艺的人,心思单纯,除了技术对于别的并不上心。 而这正是沈玉瑶所愿意接触的人。 她实在不耐烦过那种天天与人勾心斗角的日子。 之后的几天沈玉瑶就不再和别的新人们一起参加培训了,她被丁翠珍拉着单独上小课。 说是上小课,还不如说是她们两个一起钻研技术。 例如就在单独授课的第一天,丁翠珍就给沈玉瑶拿来了一张图,上面是她画的之前在沈玉瑶衣服上见到的一种挽边的针法。 而沈玉瑶也没有客气,当即指出了她画的图纸中某一个步骤是错误的。 丁翠珍大喜,立刻拿出了特意带过来的针线,当场就让沈玉瑶给她演示…… 通过和丁翠珍的接触,沈玉瑶知道自己的这个师父原本是在省供销社下属最大的布店上班。 那布店不光对外卖布,同时还提供服装制作的服务。 不要以为这个年代的人都自己在家里做衣服,那只是普通老百姓们的日子。 像是一些在工厂工作的年轻单身汉,或者是条件比较好,爱时髦的年轻姑娘,小媳妇们,还是愿意花点钱在布店里买成衣的。 毕竟专业师傅做出来的衣服,和家里自己缝的还是有区别。 更好看,也更显气派。 丁翠珍在布店里可是最出名,最受欢迎的师傅。 除了在布店里裁衣,丁翠珍其实还接给滨海服装厂以及纺织厂设计布料、成衣的活儿。 滨海市是一个大市,目前有一个服装厂,两个纺织厂。 他们设计的布料还有成衣不仅供应本市,还有一部分要供应外地市场。 除了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外,几个厂子每年还要出一定量的新品,而丁翠珍则是他们请的新品创作的顾问之一。 听了师父的介绍,沈玉瑶不由动了心。 她对于在百货商店给人量体裁衣没兴趣,在她心里这是丫鬟们干的事儿。 但她对给服装厂提供成衣样稿以及给纺织厂提供花样子则兴趣很大。 当然,沈玉瑶也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实力这些事大概是做不了的。 所以她更坚定了要跟着师父好好学习的心。 沈玉瑶觉得只要自己认真,没准儿哪一天也能达到和师父一样的水平。 有事可做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以至于沈玉瑶已经好几天都没有想起程立言了。 甚至淡忘了曾经的不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