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拍砖-《影帝的懒散人生》
            
            
            
                
    第(2/3)页
    “哗哗哗!”
    台下的人都疯了,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满满的狂热,跟拼命一样鼓着掌,有几个后排的哥们还站起身高声吼叫,活像是喝高了。
    青年人最容易被煽动,搞独立电影的青年人尤甚。追梦的路上只要碰到那么一丁点的鼓励,这帮人就能有满满的劲头,每天歇斯底里大吼着走在追梦的路上。
    开场白过后,颁奖礼正式开始。
    跟作为奖杯的板砖一样,first影展的颁奖过程相当粗犷朴素,每个环节干净利落,没有什么卖关子的环节,也没有什么悬念和舞蹈表演,除了必要的致辞和感言之外,没废话,上来就是挨板砖!
    不出意外,《心迷宫》成为了今晚的最大赢家,独占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
    手里最佳导演的板砖还没放下,忻玉昆便又上了台,从许枫手中接过那块儿板砖,一手一块儿砖,兴奋的哆哆嗦嗦的。
    他倒也能忍耐,没弄出什么哭哭啼啼的样子,哆嗦了一会儿便恢复正常,平稳的说出了获奖感言。
    “谢谢大家,能拿到这两个奖实在是受之有愧,我只是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说清楚了,若不是有万年的支持和演员们的倾情演绎,或许除了故事,这会是部一无所长的电影。”
    “这部电影只拍了一个月,拍摄的时候,我每天都在怀疑自己,但是白天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夜里躲在厕所里哆嗦。我会继续努力,拍更多我想拍的电影。谢谢!”
    台下的同行也很给面子,十分热情的为之欢呼。
    梦想也好,抱负也好,年轻电影人来到西宁,想要获得的最单纯的一样东西便是认同,观众的认同也好,评委的认同也好,都是那些一无所有的青年电影人所需要的。
    奖项和奖金都是添头,对于他们来说,能在电影放映后看到观众的笑脸,听到观众的掌声,能跟观众直接面对面交流就是最大的收获。
    first让电影和生活是如此的接近,观众观影的观点也可以在这里充分自由地表达,不管是分享、肯定还是质疑,任何观众都可以在first直截了当地表达。
    但是,更现实的情况是,新人导演其实并未在当下的市场得到充足的机会。
    文木野和忻玉昆只是极为少数的存在,走出电影展,众多年轻的电影创作者们将面临的是只靠电影梦想和情怀无法说服和改变环境的残酷现实:大部分人在放弃项目的生存边缘挣扎,甚至连一些已经有过不错文艺片作品的公司也时刻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尴尬局面。
    即使如此烦恼,在每一年的七月,first还是努力如约而至。
    它给了只有一个剧本、什么都没有的青年电影创作者授予奖项和资金。
    也给刚刚拍完第一部长片的导演两千人的放映舞台、让他们第一次面对观众。
    它让孙红磊等知名演员对这里“久仰大名”,甚至愿意用“便宜好用”调侃自己、表达与青年导演合作的强烈愿望。
    在这里,在被唐道637、索菲特酒店和青海大剧院围起来的一片只留给电影的土壤里,所有电影人和电影梦都可以在此肆意发声,他们被理解、被尊重,甚至被相信未来所有和电影有关的可能性都会成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