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偃师与东方-《影帝的懒散人生》
            
            
            
                
    第(1/3)页
    徐老怪有点诧异。
    从理性上来说,人家背后是青年影视。徐可这帮香江导演,在内地始终处于当雇佣兵的状态,一会儿是花艺,一会儿是博纳,青年影视也曾经跟关锦朋、许安华等人合作。
    此时跟万年交好,以后也算是多一条退路。
    说实话,虽然《狄仁杰》的概念设计做了不少,但他对这个系列电影,真没抱太多的期待。
    他更多的把《狄仁杰》当作自己的一个梦,一个幻想,把所有自己期待的东西填补进去,能否成长为美丽的花,徐可不是很关注。
    相当理智。
    包含二十多部大制作的系列电影,别说是国内,就是到好莱坞,能做出这个项目的也是凤毛麟角。
    漫威和dc好歹有自己的背景故事可以参考,徐可的《狄仁杰》则纯粹是原创故事,还没啥情怀元素加成,一点基本盘都没有。
    想要情怀,怎么着也得把元芳加进去吧?
    更别提,第二部就换主角,就更不是什么要搞长远发展的样子。
    徐可很是头疼。
    尤其是万年那句“当年《蜀山传》,您是准备做三部曲的?”,更是提醒了他。
    要是一脑袋冲进《狄仁杰》里,那后果,估计跟当年的《蜀山传》差不多。
    而《智取威虎山》那边,虽然博纳口口声声要投资,但是于胖子自己都焦头烂额,纳斯达克上市后,博纳的市值也没来个什么飞跃式发展,在国内的竞争力,说实话就那样。
    若是能跟青年影视搭上线,估计未来,浪也有本钱了啊。
    想到这儿,徐可笑了笑,“好,等杀青之后,咱们慢慢聊。”
    ······
    万年之前,想过一件事,所谓的科幻片五年计划。
    后来一想,五年不太够,电影也比较多,五年放不下,于是就准备抻一抻,弄成十年计划。
    压轴的肯定是《中国太阳》和《流浪地球》,主旋律,外加宣传中国制造,从意识到故事,都非常符合如今国内观众的需求,有浪漫,也有现实。
    当然,京城户口和房价肯定得改一下,“京城房价一平米三千五,”这都不是科幻了,这是魔幻。
    除了这两部之外,万年其实还有个想法。
    上世纪的老美,在《侏罗纪公园》之后又整出一部《西部世界》,电影的内容就是很俗套的机器人失控的故事,跟美剧并不一样,很单纯。
    它的最大作用是创造出了机器人园区这个概念,而hbo剧版《西部世界》则借着这个概念续写,并将其发扬光大,整出了一代烧脑神剧。
    当然,再神,也不免烂尾的下场。
    第一季的故事可以说是绝对的神剧,不管是机器人的觉醒也好,德洛丽丝梦境和现实的交错也好,抑或是威廉故事线的叙诡表达也好,都做到了一个极致。
    万年并不想把它翻拍出来,只想从中摘取一些故事要素,弄出一部包含有哲学元素的商业大片来。
    他也想演商业大制作啊,老演文艺片,感觉自己都要抑郁了。
    自己要开发的话,园区故事背景可以放在东方,盛唐、西周,甚至于是南宋都没问题,那些只是背景。
    重要的是,故事的内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