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另外,股价狂跌,韭菜们扼腕,花艺可是高兴疯了,趁着股价低大量收购散户,等着电影上映后再卖出,那可是实实在在,能落在自己口袋里的收益,比市值啊,电影收益啊强多了。 当然,以周公子的脑回路,自然是想不清这一茬事情。 她只听到《私人定制》品质稀烂,全网骂声。 “我还没看过电影,不好评价什么。不过,观众对于冯导电影的期待度都很高,还是跟王硕老师的合作,还挺期待的。” 周公子笑道,“冯导的喜剧是多年的老本行,手艺肯定好,我不担心他这两年严肃电影拍多了手生。” 这话说的,茶里茶气的,话里话外,就是觉得人家拍不出好喜剧片了呗! 不多时,这里的路演结束,周公子麻溜上车,准备去复旦宣传。 ······ 《地心引力》剧组到处转场宣传的同时,《私人定制》正式上映。 对手开门红,首日票房就1.8亿,给花艺的压力自然也是空前的。 小钢炮混了这么多年,票房冠军拿过不少,牛也吹过不少,但首日差点破两亿,这种成绩还是突出一个吓人! 《1942》大亏一波之后,冯晓刚痛定思痛,跟王硕再度合作,整出了一部《私人定制》,标准的冯氏喜剧,迎合贺岁档的喜好,面相极好。 冲着冯晓刚+葛尤+王硕的名头,观众也是习惯性的去掏钱捧场,然后就被赤裸裸的一锅半生不熟炒冷饭给震了一下。 《私人定制》的套路跟贺岁片先驱《甲方乙方》一样,讲的就是几个人五人六的社会闲散人等,京城叫顽主,东北叫街溜子,收钱服务,帮着各色人物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 如此,才叫“好梦一日游”。 《私人定制》也是一样的路子,四个互不相关的小故事,折射社会现实。 口号都变了,“好梦一日游”不够洋气,改成了“恶心自己,成全别人”。 观众看完,大概明白了这个故事说了啥,感觉冯导也算是完成了阶段性目标,恶心了别人,成全了自己。 当年的故事是什么?扎根社会基础,语言嬉笑怒骂,军迷、厨子、想吃苦的大款、想当一般人的明星,一个个故事令人忍俊不禁,葛尤刘贝何兵亦是各有特色,特别招人喜欢。 如今呢?想当领导的司机、追求高雅的导演、梦想当富翁的保姆,视野变高了,手里头的把式却还是那两下。想讽刺又没那胆子,只能隔靴搔痒的说几个笑话。 演员们也是,除了葛大爷、范围、李成儒、宋丹丹还有点笑果,郑凯、白百何、李晓璐纯粹是就是混事儿的。 刘贝能靠着《甲方乙方》开头,梳头发那段的一颦一笑永远留在观众记忆里,《私人定制》全场看完,那几个女演员一点突出的都没有,除了小麋鹿的泳装之外··· 冯导十几年前那句词完全就能用来评价他自己:办不到的事情,我就是办,不,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