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国庆档-《影帝的懒散人生》
第(3/3)页
结果上映十天,票房却只有3800万,赔钱已成定局。
而且电影在豆瓣上的口碑也相当一般,跟霍建起导演那部号称“民国艳情史”的《萧红》所获评分相仿。
“从故事上来说,《黄金时代》比《萧红》强,但是从角色上,万倩要远远超过汤维。前者能看出那个才女的倔强和清澈,后者就完全是《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文艺女青年,独白太多让她无从发挥。全片最大的亮点大概是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之后的侧脸,剩下的部分呆头呆脑的。万倩能靠着《萧红》拿金鸡影后,汤维,估计又得陪跑金马···”
网友更是调侃,“要是请黄博演萧军,说不定《黄金时代》票房就能破亿啰!”
这个国庆档,黄博彻底爆发,《心花路放》、《亲爱的》、《痞子英雄2》三部电影同期上映,个人累计票房突破80亿,号称“票房福星”,也不怪观众如此吐槽。
7000万成本,还没算宣传费用,看现在这个样子,妥妥的扑街。
说实话,这也不能怪许安华。饶是《黄金时代》跟《阮玲玉》等香江老电影有差距,但没那么大。
扑街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这电影太文艺范儿。
老天爷啊,三个小时的电影,俩小时都是女主角的独白和诗朗诵,再漂亮的画面也撑不住这么摧残啊。
许安华也不是那种能玩商业,能玩艺术的咖,风格上始终偏向文艺和现实主义,娱乐性严重不足。
《桃姐》算是有笑有泪的佳作,最终票房也只是刚过亿罢了。
不如说,现在这样的情况才是常态。唯一的问题,就是成本太高。说实话,7000万,不是一个文艺片应该有的成本。
市场需求加上院线营收压力,《黄金时代》就这么成为了电影斗争中的弃子,排片被一砍再砍,截至下映,也不过有五千万的收入。
7017k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