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安静-《影帝的懒散人生》


    第(2/3)页

    “嗯,第二点,算你满足了。然后呢?”

    “今晚那小伙子就是第三点,商业力量!”

    赵滔想了想,嗯,确实,人家公司市值如今破千亿,确实是商业力量。

    “然后呢?”

    “这还不够?官方加商业,再加上能拉过来的国际人士,一个电影节还不是手到擒来?”

    在国内办大型活动,需要的也就是这几样:第一,政府背书,要不随时会出事;第二,资金支持,谁也不会关注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活动;第三,某种意义上是最重要的,有人来捧场,唱堂会嘛,冷冷清清的谁在乎?

    只要这三点搞定,剩下的也就是水到渠成的慢慢深化影响力,只要不出现什么严重错误,活下来不成问题。

    “唉···”

    赵滔叹口气,“好不容易不折腾地下电影,那小孩一说话,你这是又要往另一个坑里跳。”

    “别抬举他,这个想法我早就有,只不过一直没想通而已。”

    贾科长叹口气,又道,“他刚才有句话说的不好听,但还挺有道理:您的时代是小县城的时代,青年们迷茫的活着,堕落着,然后毁掉自己···”

    那时候,万年笑着说,“我没说一切都变好了,有人还是在堕落着,不过方式不一样了。您能拍出为了生活去偷东西的县城青年,但不一定能拍出为了买水货手机往返于内地和香江的商贩。这些需要交给年轻人,需要交给当下的导演去拍。”

    “呵···”

    他笑了笑,“那小子是这么说的,我老了,以前认为的堕落都开始跟不上时代了,也就意味着不够真实了。滔,是吗?”

    赵滔张张嘴,最终还是没说出话,只能轻轻叹了口气。

    贾科长笑笑,“老了也不能闲着啊,谢老师都能为年轻导演办事情,我总不能一直窝着吧?这样的话,跟那些诗化自己苦难的老家伙有什么区别?”

    ······

    两天后,《狩猎》在卢米埃尔厅首映。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人脉的重要性。

    想当年,万年来卖片,放映厅门口,站着如喽啰。

    看今朝,徐老怪、贾科长、吉尔莫、小多兰,电影节能排上号的人物都来捧场,突出一个热闹···

    “我看了你们的海报,有种冰冷的美感,您这个年纪还能保持如此的创意,令我尊敬!”

    多兰恭敬的跟谢飞握握手,《狩猎》的海报选取的就是电影结尾那一幕,人群中血流满地,憨厚和蔼的老人转身微笑,有种淳朴的恐怖感。

    首映之前《狩猎》便进行了小规模的点映,主要是针对媒体,让报纸们吹吹牛,吸引观众来看,跟国内宣传一个道理,就是不好请水军。

    法国人民对万年还是很欢迎的,作品高质量,还有股法兰西人民特有的骚气,令人欲罢不能。

    评审团里,除了那几位熟人,万年也就认识苏菲·玛索还有西耶娜·米勒,前者不必多说,一代人的白日梦女主角。后者演过一部英国电影《阿尔菲》,相当漂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