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名将美人-《幻之盛唐》


    第(2/3)页

    这也是她生命中最辉煌的时代,因为她喜好文学,也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由她负责替皇帝品评大臣地文采,每每创作的诗句,都成为时人传诵唱和的佳作。

    但是,她还是无法摆脱武则天给她留下烙印和命运,她与武三思、武承嗣等人结成同盟,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等当初拥立李唐复辟的五王九大臣,权倾人主,不可一世。更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打压宗室力量。

    她的生活也变的奢靡狂纵的,按照宫廷的样式,在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彻夜宴乐其中。又经常同一些纨子弟和井无赖鬼混其间,有地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职。

    最有名的当时中书侍郎崔,就是因为容貌俊美与上官婉儿私通,又推荐给内廷韦后和安乐公主母女,才被大唐第一绿帽皇帝中宗举以为相的。不久,崔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被世人称为天家后宫御用地“姘宰相”。

    可惜这也不过是这些女人挥霍权势的最后疯狂而已。

    景隆四年七月。相王李旦之子临淄王李隆基,也就是年轻的太上皇率万骑、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

    上官婉儿自知大势已去,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先行入宫的万骑都尉刘幽求观看,刘幽求爱其文采才华,不忍诛,拿着遗诏在李隆基处为其说项,但李隆基不许,绞杀上官婉儿于旗下。

    “其实错不全在她,处在那个位置,身不由己了,只是生不逢时,在一个错误的年代,无数错误的人和事。。。。。无论她再怎么才艳绝代,她也只能是天后为了保全武氏一族,所伏下的一棵棋子。。。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听我说完这个故事,林素昔只是轻轻咬这唇儿,有些心不守舍的样子。

    “你没事吧。。。

    当然我很能理解她,偶像破灭的心情。我说地东西虽然是老生常谈,对这个世上的多数人来说还是过于骇世惊俗了。

    “听说你外家,就是已故的宰相刘幽求。。。也是当年的知情之一”

    说到这个名字,她的脸色却是再变了变,在我视线之外捏白了拳头。

    “虽然是太上下令处死她,登基后追念其的才华,在开元初年间,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由宰相张说为她写序:”

    我轻轻念了出来。

    “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上官婉儿)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她的文学成就也因此流传下来。她的诗文创作一洗江左萎靡之风,力革南朝以来四六骈俪的章法。挣脱六朝余风,使文风为之大变。独成一家,史称上官体,据说对唐诗地辉煌展也有极大的启导作用云云。

    “但毕竟她是个朝廷罪人,太上当世的时候,恐怕是没有人敢于这么评述她的吧。”

    “那你。。。。为什么”

    “自古名将如美人。见不得白头的。从这方面说,其实我和她没什么两样的。。。。。除却那些家世背景地浮华喧嚣,剩下也就纯粹欣赏而已”

    她面上没什么,眼波淡淡下,却似什么冰封的东西,断裂开来。

    “你。。。。”

    “所以,我更当珍惜眼前的时光”

    就在这水畔花丛中,我开始上下其手,探进那对丰柔美妙地所在。

    “及时行乐好了。。

    片刻之后。

    “你好些了么。”

    “没有,麻烦你把手再往下揉揉。。。”

    她没有拒绝地白了我一眼。

    又过了一会

    “很好,看来没有什么问题。。。。”

    我站起身了。

    “还得试一下才知道。。

    水域的另一端。一个站在水边孤单落落,很有让人上前呵护地**的人影,手中捏着一管纹饰精美的咫尺镜,却半响也没能动一下,

    显然是旧地重处,却已经是物是人非,变幻沧桑,昔日温言熙熙,恣意怜惜。浓情蜜意的所在,却成了别人亲腻的居所。

    站在角落里老太监金求德,看了眼那个隐约传来动静和歌声的方向,却轻叹了一声,又将佝偻的身体缩回去的。

    “英雄美人,情关难留。

    是什么时代什么样的人

    才能完成这个梦

    我本有心,我本有情

    奈何没有了天

    爱恨在泪中间

    聚散转眼成烟

    秋风落叶愁满楼

    儿女情长谁捉弄

    “二月十六,家宴于内园清溪馆。。。。。宴末,于张尚容歌舞谈唱而就水筑幸之。其后做兰廷曲。。

    “二月十七,与韦三将会饮于憩园小筑。。。。醉言有结亲之意”

    “二月十九,会殿下游东市,于倭馆买珠数十。。。。。内见倭人副使藤源之子,许荐官学之,,旬午,留食于武学,与大堂众生共餐之。。。。。视藏书楼。赠新籍九千册。于稷论堂乃讲战略情报学理。。。”

    “二月二十日,视金城马场。主持五军赛马会,授良骏及骑士冠军诸号,赏诸告身,赐金马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