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道路还在修,到东北东南的煤矿和铜矿,陈楚的水泥大量往外掏,现在二十万袋已经全部都拿出来了,甚至自己又兑了五万袋出来。 现在他的吐槽值余额差不多还剩一百万整。 “你是说铜矿这里也要驻守军队吗?”现在李靖正在询问陈楚。 铜矿到城市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专门派遣一支军队过去怕是还是麻烦了些。 “不错,驻扎个几千人巡逻,不要让人把铜矿偷跑了。” 陈楚这样解释,这铜矿哪里有那么好找,他也记不太清唐朝哪些地方有大型铜矿,而且说真的,铜这玩意既然大家都知道它是钱,肯定古代的时候能找的地方大家都找过了,既然铜钱产量一直要靠时间的堆积才能不断增加,那肯定这方面的发现不尽如意了。 所以西都城这边的铜矿才会显得重要,钱币、工业、日用等,到时候都是需要铜矿的,不是说只铸币,怎么可能不好好保护起来? 到时候整片矿山群都被围在军队里,反正这里本来就要有驻军。 “铜矿石在这里就经过初步的提炼,然后再运往中原,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效率,现在能用的最好的提纯办法,就是直接将矿石粉碎,这并不容易,不过是需要工匠们要解决的办法了。” “到时候从细碎矿石里筛选纯度含量高的,装车送往大唐,废料和低纯度的就留在这里处理。” 对铜矿没有太多安排的东西,陈楚就说到这里,最关键的还是说到煤的问题。 他此时召集工匠,正在说关于锅炉的事情。 如果大规模的供暖做不到,起码也可以牺牲掉效率,进行低效率高浪费的供暖,至于技术怎么改进这是以后要担心的事情。 “比如体育馆,到时候可以给四个方向,东南西北的观众席上进行集中供暖,每个方向一块地。” “这地下面是中空的,用铜皮铁皮等包裹,作为外层,里面直接灌输热水,提供地热,导到地层,这样冬天的话,不至于观众们冷的坐不下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