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陈楚就开始写回信,打开窗户,懒得起身的他折成个纸飞机飞出去,让侍卫把这东西回信。 侍卫们哭笑不得,不过陈大人的特立独行也见的多了,赶紧过去捡起纸飞机,自己也飞了两下,感觉挺好玩,赶紧去装竹筒回信了。 李二跟陈楚两个,就跟在线等聊天一样,早上时他就已经得到陈楚的回复,心道这货还真是够快啊,简直就是回信快枪手。 “可惜了,忘了问他养牛的事,妈的,没事,继续回,反正累的不是我,是信隼。” 拆开信件后看了两眼,李二表示很淦。 让你说你还真就说了一大堆建议,而且看起来很认真很专业的样子,李二揉揉眼睛,继续查看,发现陈楚没有彻底改变科举制度的格局,但是具体考试筛选方式却改变很大。 “我们现在的考试方式不行吗,筛选方式不行吗,为啥要按照你这个来?” 李二想着想着,突然又觉得陈楚的这个四层分级考试的方式好像还挺靠谱的样子,特别是最后一个殿试,直接将三百个每三年从全国挑选出来最厉害的考生拉到朝堂大殿,由他自己来考试测试其真才实学。 然后谁最满意进行排名,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分别分为三甲,一甲为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他难以想象这种专业的词汇竟然是从陈楚口中出来的,好像他没有这样的文采吧,按照陈楚的水平,三百个进士就算分为三等,不应该是一等奖若干,二等奖若干,三等奖若干吗。 李二自己想着想着好笑,难不成这货是从哪里抄来的,不过也不可能,八成是九江帮他措的辞,不错,自己的八妹真是棒棒的。 再三进行揣摩,进行思考,李二都觉得这似乎确实不错。 科举是大事,每年一次是有点太过繁琐和劳累,而且民间的人才一年也不可能那么快出现,但每三年的话就会每次都多出来一批才子书生,朝廷这边也可以不用那么疲劳,每三年一次就可以准备的更充分,到他这里殿试的时候,也可以每三年观察一下人才的前后差别,挺不错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