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姬教授沉默了。 …… 白庆华不在,自己没有参与,剩下的这四个组可以说就是心理干预团队的全部力量了。 现在这四个组全部遭遇滑铁卢,甚至有一个直接退出了,这是让姬教授意想不到的。 毕竟能够来灾区做心理援助项目的都是在行业内部有头有脸的人物,手头的文章多了不说,三五十篇总该是有的。 遇到这么多的困难不是说他们的能力不行,实在是客观因素的制约—— ——在做心理学实验的时候,被试筛选是很重要的。大部分论文在筛选被试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认知功能正常”的要求。 换句话说,心理学基础基础研究方面的实验,大部分情况下面对的还是正常人——除了某些特殊的项目。 而哪怕是“正常”的项目,在收据数据的时候,可能也要花上漫长的时间。 偏偏眼下的【群体癔症】不单是特殊项目,工期还紧张,情况还是大部分教授都没有遇到的陌生场面。 姬教授原本还想整合这些人的工作成果,帮助自己更好地接手【群体癔症】的工作…… ……等等。 姬教授发现了不对劲。 他试探道:“各位,刚刚你们说了很多问题。那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有什么解决的预想吗?” “或者说,你们想要像吴老师一样,申请……换个项目?” 在场的无不是在心理学行业内有头有脸的人物,这意味着他们中没有低情商的——就算有,也能够靠着智商汲取特定领域的知识补足了。 他们一开始报喜不报忧,看着像是在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在老吴愤然离席之后,又开始大倒苦水。 真的只是因为人不下去绷不住了,开诉苦大会吗? ——好吧可能有一部分的原因确实是想要趁机发泄情绪,但这绝对不是主要目的。 至少姬教授觉得,自己和这些人的关系,绝对不是能够以“聊天”的形式听他们诉苦的对象。 果然。 在听了姬教授的疑问之后,几个教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还是和姬教授平日里合作最多的孙教授先开口:“老姬,你这话说的——老吴的工作可以往后推,但我们必须要赶着救灾过程来做,才能拿到数据。” 做【人本】的王教授也点头:“就这放任下去的话,可能会错过针对灾民的黄金干预时间,这个拖不得。” 孙教授接上:“现在我们的主要问题就是和那些被试的沟通问题……如果我没记错的,白老师他们组的,都很擅长这个,对不对?” 姬教授脸色僵住了。 为什么这群人陪他开这个会,为什么脸上有那些古怪的表情——他现在真正明白了。 “白老师和翁娉婷都在弄组织框架吧?但是看你现在过来了,他们也快结束了吧?他们组的那个南祝仁虽然年轻,但好像也很有一套。”做【生理心】的李教授言简意赅,直击问题中心,“我们想要把他们喊过来,所以在……工作方面,需要一些调整。” 谁需要调整? 姬教授忍不住道:“你说白庆华和翁娉婷就算了,那个南祝仁……你也这么盯着?” 三个教授都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姬教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