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蔡副科长在中间说和,沈玉瑶还是当场就拜了师。 说是拜师,这年头也没那么多讲究。 也不用给什么拜师礼,就叫了声“师父”,然后跟在了丁翠珍的身边。 丁翠珍对这个徒弟看样子很满意。 她笑眯眯的招了招手,说:“你是我徒弟,以后肯定是要跟我一个柜台。别的那些不用学了,走,你跟我出去溜达溜达。” 说完竟然过去主动挽住了沈玉瑶的手臂,如同小姐妹般拉着她就往外走。 根本没有一点老师的架子。 只留下身后一群人瞠目结舌。 与沈玉瑶一起来的另外五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儿。 苦辣酸甜有之,更多的应该还是羡慕和嫉妒吧。 沈玉瑶不知道那几个人想什么,她也不关注。 她只是不太习惯和不熟悉的人如此亲近。 被丁翠珍挽着,只觉得半边身子都麻木了。 好在出了那间被临时当做教室的砖瓦房后丁翠珍就松开了手。 她一句闲话都没有,直接就伸手抓住沈玉瑶的衣袖摸了摸,还把她拽到了阳光下,仔仔细细地看了看她衣服的针脚。 然后问:“这衣服是你自己做的?” 虽然衣服不是自己做的,可沈玉瑶自认自己有这个水平。 而且她也没法解释到底是谁做的。 于是点头道:“是。” 听了这话,丁翠珍再看向她的眼神就更亮了,俨然像是看见了什么大宝贝。 她没有再继续追问做工的问题。 而是好奇的蹲下身又摸了摸沈玉瑶裤子的面料,问:“你这身衣服的料子是从哪儿买来的?咱滨海市可没有这种好料子。” 从收到阿娘送来的衣服后,沈玉瑶就想到这个问题了。 就算是一般人看不懂面料其中的差距,但总有懂行的。 沈玉瑶并不敢忽略这种可能。 好在她此时已经想到了应对的方法。 于是她说:“是我姑姑给的,我姑姑在海市工作。” 原主在日记里曾经说过她姑姑当年不顾哥嫂的反对,硬是跟着她自己找的对象去了海市。 为此不惜与家庭决裂。 原主的父亲十几岁就父母双亡,自小和妹妹相依为命的长大。 妹妹为了一个男人连他这个当哥的都不要了,这让原主的父亲非常伤心。 自此后不允许任何人在家里提到妹妹的名字。 但原主母亲和这个小姑子的感情也很好,即便已经多年不见,还是会时不时的想起她,也会偶尔和原主念叨。 母亲告诉原主,她姑姑离开家后往家里写过好几封信 开始时她还偷偷回过,还给她寄过原主满月时的照片。 第(1/3)页